原标题:保护好老街区 留住历史印记
宝莲街一角,一棵大树扎根于石墙。 泸州观察 龙欣雨 摄
“喜看小市小升平,旗亭曲坊人如蚁。”明代文学家杨慎谪居泸州时,留下这样的诗句。
诗句中的“小市”在哪里?就在长江边的泸州城——如今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一带。航拍小市,半是长江半是城的画面中,有一处依地势而建的宝莲街,川南传统民居建筑群沿街排列。此外,国画大师蒋兆和故居也在小市。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沉浸式感受小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漫步老街依稀见当年
作为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34.7公顷。
“街区始建于宋元时期,当年是泸州‘上行成都、下行重庆’的官道;到了明清时期,这里还是重要的茶盐通道与水运商贸集散地。”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办党建办副主任刘意介绍。
宝莲街入口处,有一块立于2013年的石碑,上面标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宝莲街驿道”。
宝莲街全长约1公里。记者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只见街道旁的建筑依然保留着川南传统民居样式,依稀看得出当年作为酒铺、饭店、旅馆的原貌。
“旧时,宝莲街是出入泸州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川盐改为官运,依托泸州发达的水运,这一带建起了储盐的官仓,让宝莲街逐渐发展成为长江古渡口的商业街;抗战时期,泸州的码头还承担着运送相关物资的重任,也促使了宝莲街的发展……”刘意介绍,宝莲街曾长期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直到后来公路通车、汽车运输兴起,宝莲街的繁华才渐渐落幕。
保护规划再现老城风貌
离宝莲街步行不到5分钟,便是卿巷子民俗文化街,蒋兆和故居就在这里。
蒋兆和故居陈列馆分“泸州蒋氏”“大江之子”“艺途求索”“水墨巨变”“冬去春来”五个部分,除展示蒋兆和生前所用的画板、画夹、画笔等重要物件,还展示了蒋兆和及其弟子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目前唯一集中全面展示画坛巨匠蒋兆和生活、艺术等方面点滴的综合性展馆。
卿巷子也颇有看头:巷子的文化墙上,小市的酒文化、商帮文化、曲苑文化、民俗文化等,通过文字和浮雕生动呈现。
记者边走边看,街心花园、转角店、中码头等泸州老地名跃然墙上,一幅以杨慎诗句开篇、30多米长的手绘长卷,再现了小市一带的泸州老城风貌。
“这一带曾经盐商云集、老酒坊众多,很繁华。但随着繁华褪去,街区一度变得‘脏、乱、差’。”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区工作人员汪运全说,为此,卿巷子于前几年启动改造工作。“我们从蒋兆和的艺术精神及小市的文化底蕴,寻找、挖掘相关人文元素。”
不仅是卿巷子民俗文化街。泸州市龙马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保中心主任顾闻介绍,根据《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2—2035年)》,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步行街,保持该街区“Z”字形传统街巷格局;街区内建筑形式采用坡顶青瓦黑脊房;依托周边泸州老窖酒池作坊,恢复“后坊前店”的形式,振兴、激活街区经济;依托学士山公园,发展酒文化体验、国学文创、非遗民俗体验等业态……
在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游客静静观展,感悟大师传奇一生。陈列馆外,附近小学传来琅琅读书声,小猫在树下打盹儿,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各家商铺前,人来人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