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遗体整容师 看近年来德州殡葬服务业如何“破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02:02

  大众网德州3月29日讯(记者 程吉童)她叫于忠菊,44岁,就职于德州市殡仪馆,是一名遗体整容师,每年经手约1000具尸体,虽然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8年里她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并多次前往外地学习,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求“让逝者带着尊严走,让生者心灵得抚慰”。

  3月28日,正值德州市殡仪馆开放日,大众网记者专访了殡仪馆遗体整容师于忠菊。实际上,于忠菊的坚守,只是德州市殡仪馆全体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而德州市殡仪馆的情境,也只是全市殡仪馆“破茧成蝶”的一个缩影。

  2009年的7月份,于忠菊经人介绍,来到了德州市殡仪馆,成为了一名遗体整容师,一干就是8年。与其他从事殡葬服务业的人不一样,第一次接触遗体的于忠菊并没有产生太多的恐惧,或许正是那股“女汉子”的强硬帮助了她吧。“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为遗体整容和化妆的服务,只是揭开遗体上的布,撒上鲜花,推到大厅里就算结束了”。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殡葬服务的需求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德州市殡仪馆多次安排员工前往外地参观学习。2014年,于忠菊和另外一名同事来到了济南市殡仪馆,在一周的时间里,集中学习了插花和化妆。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德州市殡仪馆增加了为遗体整容化妆的服务。到了2015年,于忠菊等人又来到了高密市殡仪馆,5天后,他们将遗体的整容防腐技术带了回来。当然,这也只是德州市殡仪馆派遣员工外出学习的一个缩影而已。

  据了解,目前,德州全市的殡仪馆数量已经达到了11家,其中三级殡仪馆达到了8家。近年来,德州市民政局针对殡仪馆出现的收费不透明、服务不规范和捆绑式收费等问题,要求每个殡仪馆都要在显著位置展示收费标准,同时,聘请民政部的专业人员,从服务态度、语言到院内指示牌等,对全市200多名殡葬员工进行了培训,并制定了选择自愿服务清单。此外,在推行生态节地安葬和新式葬法等方面,德州部分县(市、区)的做法,甚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其中全市的遗体火化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

  就这样,德州市的殡葬服务业发展起来了,但对于其中的员工们来说,却始终被一个难题困扰着——社会上的偏见。于忠菊告诉大众网记者,当她得知某位朋友将要举行婚礼时,如果关系不是极其要好,她都会婉言拒绝,就怕看到对方或对方家人的冷脸白眼。也许是内心太敏感了,哪怕是一句“你干这个不害怕么”,也会让于忠菊感觉对方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们这一行业的歧视。

  社会上的不受待见,工资也只有3000多元,那么于忠菊等人图什么呢?“既然选择了干这件事,我就得想方设法地把这件事干好,否则当初介绍我来工作的人也会觉得丢面子”。于忠菊的性格,决定她毫无遮掩地吐出了这句实在话。当然,对逝者以及逝者家属来说,于忠菊等人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让逝者更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同时给沉浸在无比沉痛中的逝者家属带去更多心灵上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