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先锋李卓群联袂南京市京剧团,以光绪之死鉴证理想和生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3 11:20

小剧场先锋李卓群联袂南京市京剧团,以光绪之死鉴证理想和生命

2020-09-02 21:01

“居世人所无之尊贵,尝无人曾忍之辛酸。坐江山朕不识五谷,守江山朕无有铁拳……”南京市京剧团的排练舞台上,在悲凉难抑的临终告白中,年仅37岁的清朝皇帝光绪走完了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怀表从手中掉落,滴答滴答,划破寂静的空气。

发动维新变法惨遭出卖,追寻家国理想而频频掣肘,渴望真挚的亲情、爱情却寻而不得——失败的一生终无损光绪灵魂的高贵。通过鉴证光绪之死的历史疑团,由李卓群担任编剧和导演、南京市京剧团出品的小剧场京剧《鉴证》,打开了爱与自由、理想与生命的永恒命题。首演前夕,《文艺周刊》对《鉴证》主创人员进行专访。

以光绪之死

鉴证理想和生命

“大约2017年,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遇到我,问我能不能‘因团设戏’,和他们合作一部京剧。刚好当时我读到了国家清史工程‘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发布组的研究报告,根据光绪帝遗体的头发、遗骨等,专家最终确证,光绪死于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尘封百年的谜团终于揭开,于是也有了这部《鉴证》。”85后京剧导演李卓群告诉记者。

《鉴证》海报上,当红京剧偶像马博通身穿精致华服,一滴饱含悲愤和不甘的泪水无声滑落腮边,这一造型很符合当代观众对光绪的想象。“光绪除了会说英语、喜欢喝咖啡和跳华尔兹之外,他作为悲剧英雄的人格形象也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重和亲近。”李卓群说,“戏曲最擅长的就是敷演历史,小剧场戏曲要做的,则是把遥远的历史拉回到今人的身边。”

展开全文

于是,《鉴证》选择以鉴证光绪之死的故事外壳,来鉴证一代帝王的理想和生命。光绪所中砒霜之毒究竟出自谁的毒手?《鉴证》从光绪死前十天开始讲述,围绕主人公和几大嫌疑人——慈禧、袁世凯、李莲英、隆裕皇后的互动展开。他究竟死于慈禧送来的御膳、袁世凯进献的膏药,还是隆裕皇后端来的塔拉?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诡谲疑云之中,唯一清晰的是光绪的精神世界。这个“坐在龙椅上不对着抬头圣匾,而对着门外江山”的另类皇帝,纵然慨叹“守江山朕无有铁拳”,依然梦想着“待兴的百业要重振”“贫弱的中华要胜天”……

“光绪这个形象的主要质地在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撕裂感。”饰演光绪的北京京剧院演员马博通说,“改革中国的美好理想,和慈禧之间的亲情,和珍妃的爱情,和臣子的君臣之情,他统统求而不得,光绪的一生是很憋屈的。我要演绎出他的怨愤和期许、魄力和决断,还有那种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勇气。相信看过这部剧后,观众们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多理解。”

小剧场戏曲

不在剧场之“小”而在“精深”

2013年,凭借现象级小剧场京剧《惜·姣》,初出茅庐的戏曲导演李卓群进入了大众视野。《惜·姣》《碾玉观音》《春日宴》等“人鬼恋三部曲”的完成,确立了李卓群在小剧场领域的重要地位。后来,她又创作出京剧《好汉武松》《大宅门》、桂剧《破阵曲》等,在绵密的戏曲程式中注入时代价值观和当代审美表达,逐渐形成了极简却精致、细腻且丰满、时尚与传统并存的“李卓群风格”,走出了一条“在创新中传承”的戏曲之路。

小剧场戏曲的要义并不在于演出场地之小,实际上,即将于9月12日首演的《鉴证》就是在江苏大剧院启幕。珍妃饰演者索明芳从表演的角度,阐述了她对小剧场戏曲的理解:“小剧场的观众要的更多。演员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不能差,造型、妆容要赏心悦目,同时故事的逻辑、人物的形象设定、表演的精确度,都要经得起推敲,就像拍电影特写一样,要细致到表演的每一寸、每一缕,任何一项弄糙了观众都不买账。”李卓群补充,小剧场戏曲更可贵的是叙事小切口所打开的广阔内涵。一如当年的《惜·姣》,一个水浒戏里的“问题女性”阎婆惜,被她以“惜”与“姣”为关键词进行二度创作,生发出了对美好生命的叹惜、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和对欲望的反思。

那么,《鉴证》作为小剧场京剧,它的精与深,又体现在哪里?

“从一根砷含量超标的发辫看一个人,看他的死前十天,看他在戊戌变法后被囚禁瀛台的十年,看风云诡谲的晚清朝局,看中国社会大变革之际的新旧交锋,看光绪帝向死而生的改革精神……这就是《鉴证》的小与大、精和深。”李卓群言简意赅。

剧中,一场拜寿的重头戏,通过慈禧和光绪的新旧观念冲突,打开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晦暗现实。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的是南京市京剧团老戏骨、“梅花奖”得主范乐新。被网友誉为“慈禧附体”,范乐新将慈禧形象的威严、衰迈和阴鸷演绎得入木三分。而在她看来,慈禧亦远非一个“扁平的坏人”。

“我的大清就落后?你的中国就图强?这是剧中慈禧最响亮的一句台词。她还对光绪历数了维新变法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一则失却军心,二则失却臂膀,三则失却民意。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的顾虑有一定道理,这也说明,关于近代中国维新图强的话题,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范乐新对记者说。她认为,即使是慈禧这样的形象,也有不同的切面,这才是小剧场式的人物塑造。

《鉴证》里,出现在光绪梦境中的珍妃亡灵,作为其精神上的引领者,帮助主人公完成了由自怨自艾到向死而生的精神转变。珍妃逗趣淳朴的形象,伴随其上场响起的欢快的小提琴声,和二人唱和里对“明日之中国”的热忱展望,构成了全剧最光明、最富有理想主义激情的篇章。“《鉴证》讲的是光绪之死,但它的内核是积极向上的。从‘死’字破题,我们想告诉观众的其实是如何去‘生’。”李卓群说。

合作收获良多

创新从传统中破茧而出

“我原以为小剧场戏曲会简单一些,做了这个戏才发现,小剧场并不简单,也不‘小’。”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慨叹,从服化道到宣发海报和先导片的拍摄,李卓群团队的精益求精、执着敬业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和启发。

服装是《鉴证》的一大亮点。盘金龙纹朝服,光绪皇帝的身影俊朗而清澈;真丝月白素绡,珍妃之美宛如清泪一滴;华贵醇红礼袍,慈禧太后的气场威严如山……剧中六个主要人物所穿的清代朝服都出自著名舞台服装造型设计“圣手”蓝玲之手。她结合清宫服装规制、人物调性、剧中情感色彩,使光绪、慈禧、隆裕等人所穿服装,从古籍、旧照、剧本中脱胎复生。

王珏更没有想到,一台小剧场戏曲竟拍出了如此“大制作”的先导片。这部片子不仅酝酿筹备数月,还特邀国际高奢品牌广告片制作团队出马,每一帧画面都经过了反复斟酌。空中纱、怀中表、水中雾、笼中鸟、眼中泪、眼中人,种种富有隐喻和暗示意义的意象化镜头,即使本不熟悉京剧的观众看了,也会对这部《鉴证》充满好奇。

自去年和“心仪已久”的李卓群团队牵手联姻,南京市京剧团的年轻演员们也通过此次创排取了不少经。“这部戏给我们团演员带来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就说京白,咱们南方演员在京剧的咬字发声方面存在很多细小的问题。”王珏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2月开始,李卓群就带着北京方面的演员与南京展开“云坐排”,先读剧本分析人物,再细抠念白和唱腔。此外,这次《鉴证》还排了AB档,北京的两位主演给南京的年轻演员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教学——比如,演员们没有了传统的水袖和髯口,该如何通过眼神、表情等手段演出人物的内心戏。

京剧很悠久,但《鉴证》渴望年轻。“《鉴证》这出戏就是专为年轻观众打造的。”王珏赞赏地说,“李卓群的审美是时尚的,而她作品的本质依然是戏曲的,她的创新是从传统中破茧而出的新意。”

目前,京剧《鉴证》已受到北京、上海等地戏曲节的邀约,9月12日在江苏大剧院首演后将进行全国巡演。李卓群透露,《鉴证》之后,双方进一步合作打造的几部作品正在酝酿筹备中、原创京剧《人面桃花》等。下一步,她渴望在京剧的现代性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国家提倡戏曲要关注当下,而目前舞台上更多的仅仅是近现代题材戏,真正的当下生活仍然缺席于戏曲舞台。”

“说不定,未来我们可以在小剧场舞台上看到更贴近都市生活的京剧作品。”索明芳笑着补了一句,“然后你会发现,原来京剧也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和我们呼吸与共。”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高利平

编辑: 王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