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被誉为“天下第一内瓮城”的南京明城墙中华门瓮城内,昔日荒废的城洞“变身”优雅的文创品商店、展厅、书店……受游人欢迎。在南京明城墙650岁“大寿”前夕,城墙“肚子里”的多处文化场所陆续开放迎客,令这座巨大的“老古董”平添鲜活魅力。
当天,位于南京明城墙中华门段瓮城上的7处城洞,一改昔日铁门紧锁、幽暗尘封的旧貌,成为明亮洁净的文物史料展区和雅致有趣的文创品商店。游人观赏之余,抬头看见高高拱起的青砖洞顶,才会发现身在一座已有650年历史的古代文物“体内”。
而位于明城墙解放门段、已经向民众开放的“台城书房”,则更是得天独厚,其毗邻风光璇旎的玄武湖,被名作家叶兆言赞为“此处最宜吃茶”。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最长的古代城市城墙,并被选入世界第一大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1988年全段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最大的户外国宝之一。
当地政府经过十多年的抢救性修缮,目前已有超过22公里的明城墙修复贯通向民众开放。作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宝级文物,明城墙一直保留着活跃的“使用功能”。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处副书记曹方卿介绍,“从2014年开始,南京利用已有的城墙内部空间,根据周边环境、历史人文进行精心设计,至今已经打造了8处城墙书店、多处展览区和文创纪念品售卖区。”未来还将在城墙内陆续增加新的文化场所。
曹方卿表示,明城墙仍有不少值得后人利用传承的“空间”,“但前提是应切实保护好文物的本体,我们也特别注意,这些场所内的所有物品都不得侵害明城墙墙体。”
十多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为该市的明城墙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文化遗产得到科学的传承和利用,也是“申遗”的重要要求之一。 (记者 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