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对于死人,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在上城南星街道却有这样一群退休人员,他们专门免费替死人料理后事,而且一干就是数年,到目前已经接手处理了150余尸体。
死者家属无不感动地说:
亲属都做不了这么好啊
婚庆公司比比皆是,但听说过“丧哀公司”的恐怕不大有吧。可上城区南星街道就有这样一家公司,只要“白事客户”一招呼,他们就会写悼词,主持追悼会……服务周到极了。也许有人会问,“丧哀公司”的收费一定不低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家不收费的公司,而且公司人员自觉做到“三不”,即不收“白包”,不吃豆腐饭,不抽烟。每户受到服务的死者家属都大为感动,他们说连亲属都做不了这么好啊。
倒贴公交车费的“丧哀公司”
昨天,记者找到了“丧哀公司”的“头儿”章凤珍了解情况,她说,这个月就做了4场。她翻开一本“黄历”,上面记录着150家“白事客户”,有本街道的,也有其他街道慕名来请的。任何人都可以来叫,公司不仅不收钱,还倒贴从殡仪馆乘公交车回家的车费呢。
陪同采访的南星街道副主任翁正伟,拿出一份“南星街道治丧委员会志愿者”名单说,志愿者有翁志香、蔡洪涛、蒋招娣、葛政等10位居民。问及“丧哀公司”成立的来龙去脉,原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创始者”是复兴社区的71岁“社区退管联络员”吴耀汉。早几年的一天,老吴管辖内的一位老人去世,他很难过,向他的上级社区劳动保障员汇报。这位女同志很年轻,一听人死了,需要她上门,脸色都变了。连忙叫吴耀汉陪她,帮着写悼词,主持丧事。从殡仪馆出来后,她很感激地对吴耀汉说,如果没有你帮忙,真不知怎么办。老吴当时就想,社区劳动保障员都很年轻,对死人比较恐惧,要做好善后服务工作比较难。另外,劳动保障员平时工作也忙,只能抽时间去死者家里“例行公事”,很难做得“尽心”。于是就萌生出成立“丧哀公司”的想法。私下与社区退管联络员章凤珍一商量,两人就悄悄成立了“丧哀公司”,接起业务来了。
当第一封感谢信与第一面锦旗送往南星街道劳动保障站长黄惠兰手中时,她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将事情汇报到街道书记陈少华。陈少华听后表示可以在8个社区推广。
去年三月,该街道就正式成立“丧哀公司”,挂出了“治丧委员会”的牌子,其宗旨是:“做人要积德,行善不张扬。”
服务规范还有无息借款
虽然“丧哀公司”是义务性质的,但服务也蛮范围的,比如进门表情严肃、三鞠躬、不穿亮丽衣服及拖鞋、不抽“东家”的烟、不吃豆腐饭、不收“白包”等。“副总”吴耀汉为做表率,还把吸了十几年的烟都戒了。像上一周,公司职员何福根给水澄桥社区78岁去世的许春雅治丧,当时他牙周炎肿得张不开嘴,可他还是连夜写悼词,第二天忍着牙痛,全程主持了丧礼。死者家属感激不已,一定要拉他去吃豆腐饭,但他还是谢绝了。
志愿者还会及时向死者家属告知一些诸如医保费结算、丧葬费报销办理详程、派出所开死亡通知单等办理事项,使“客户”料理后事少走弯路。
对缺钱操办丧事的家庭,还实行无息借款。如复兴社区低保户朱松柏的娘死了,就由章凤珍跑墓地,并出具街道证明,硬把2800的“双穴”砍掉800元,并垫付了其中的1000元。还有双下岗的美政社区一户人家,没钱送老人进殡仪馆火化,也是由章凤珍垫付2000元后才办的丧事。
无疆大爱感动了社会
刚开始时“丧哀公司”进殡仪馆,常招人们的冷眼。有时“员工”一个上午同时“司仪”3场,有心人替他们一算:写悼词100元、主持葬礼160元,这一伙人赚得不好说呢。为避免误会加深,南星街道就给“员工”做了一块“南星街道治丧委员会志愿者”牌子,让他们挂在脖子上。当人们看清牌子时,冷漠的眼神没有了,投来的是敬佩之目光……“白事客户”的锦旗也越送越多,迄今已达30面。“公司”替东方大酒店一位老总的大人办了丧事后,老总见“白包”送不出去,就问:怎么感谢你们?那就请复兴社区孤寡老人吃饭吧。于是老总两年来,都坚持在正月十五日办上一桌,并给每位孤老一人二张汤团票。南星街道则专门腾出100多平方米的仓库,让他们放置办丧事的“行头”,还为他们买了工作用的三轮车等。街道干部还经常对志愿进行家访,了解困难。
记者手记
“婚庆司仪”赚的是吉利的钱,所以商家趋之若鹜;“丧哀司仪”即是能赚钱,赚的也“晦气”的钱,因此商家避之三舍。但每个人都要生老病死,都需要有人料理后事。这种有钱赚都没人愿意干的事,南星街道的这群退休人员却义务为人服务。采访中这些朴实的社区居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的思想境界有多么的高尚,他们觉得这样做只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是积德行善。他们是一群平平凡凡的人,但是他们确实做着平凡人难以做得到的平凡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感动着街坊邻里,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做着奉献。
责编: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