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确定了“全面抓好托底养老、全面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全面发展社会化养老、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养老”的“四全”工作思路,在养老服务主体、对象、方式、产品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探索,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家庭参与的“城乡一体”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康养谷里”。
一、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谷里街道地处南京市城郊结合部,属涉农街道。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谷里街道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日趋突出。同时,谷里街道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水平低,留守乡村的老人普遍文化水平低、健康状况差,家庭难以承受社会化养老带来的经济负担。此外,街道养老设施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功能不完善,养老服务理念滞后于形势发展。为推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谷里街道坚持党委领导,着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是完善制度设计。为全力推进养老工作,党委会多次听取街道“康养谷”建设、敬老院“公建民营”和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街道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发展举措;按照区级养老工作精神,抓好补贴政策的宣传与落实,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加强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监管与评估,提高街道养老机构管理能力;针对“养老难”问题,街道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方案》《关于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意见》,确立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和社区的联动机制,探索多主体参与养老工作的模式。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街道将养老服务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引进社会组织的资金不低于200万元,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补贴按区标准予以1:1配套,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建设服务、管理运行等方面良性有序发展。2018年,街道投入1000多万元对原敬老院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投入300多万元打造“康养谷”——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利用社工、网格员和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力量,特别注重加强社工培养,近两年街道有100人获得初级社工证书,19人获得中级社工证书。在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发展志愿者基础上,成立自我服务组织,建立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机制,开展各类针对性活动;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实现社区老人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另外,多方面培养老年保健、护理康复等专业人员,多层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交流探讨,不断壮大街道养老队伍。
二、改善养老设施条件,引入社会化养老机构
谷里地处南京南部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交通便利,空气质量好。近年来,谷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五朵金花”世凹桃源、“十小金花”大塘金、银杏湖畔公塘头民宿等美丽乡村示范村,相继建成张溪特色田园乡村、金谷特色田园综合体,成为南京市首个全域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示范街道。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了优质专业养老机构入驻。
一是改善街道养老设施条件。2018年,街道对敬老院进行出新改造和内部装修,安装消防和呼叫系统,加装电梯,购置适老化家具,让老人有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街道还对闲置的办公用房进行改造,建设街道居家养老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内设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学校、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小江家护”谷里分中心等工作机构,设置了老年中心食堂、休息室、沐浴间、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棋牌室、书画室、多功能教室等功能室,完善硬件设备,满足老人的各类服务需求。
二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借助街道各类激励性举措,各社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加大投入,抓好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根据老人实际需求,推出助餐、助学、助浴、助洁、精神慰藉等定制化服务,街道现有14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中5A级有2家、4A级有1家、3A级有5家。箭塘、亲见、周村等社区重建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阳社区利用碧桂园配套用房,全力打造全区乃至全市一流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专业养老机构融入。谷里街道引进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老年医院),共同在辖区特色田园乡村--马府院,打造田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所有住养老人提供老年综合评估、慢病管理、随访、康复运动、用药指导等服务,老年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周来中心巡诊一次,让老年人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敬老院和康养谷改造后,街道引进省内知名养老机构--江苏悦华养老产业集团托管,更新服务理念,抓好护理人员培养,有效提高了谷里地区的养老水平,推动了城乡养老融合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养老服务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谷里街道在“软服务”上下功夫,利用信息化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务。
一是全面推广“互联网+养老”系统。依托区级“小江家护”信息化养老平台,谷里为769位老人申请了线下定期上门看护服务,街道也建成了“小江家护”谷里街道分中心,与区级养老信息网络中心联网,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小江家护”工作人员上门提供养老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反馈,促进了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开展线下上门服务。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区网格员为主,深入到各社区宣传养老服务政策,对符合上门服务的对象做好登记和网上申报工作,安排专业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等个性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人员提供的高质量照料。
三是发放智能设备。按照区民政局的要求,街道为符合条件的特定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手环,提供实时定位、24小时呼叫中心背后支持等功能。目前,街道有613名老人使用上了智能手环。下一步,街道计划将辖区内各养老服务点与中心进行联网,加强对养老机构实时监督。
四、凝聚多方力量参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工作目标,街道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借助老年教育力量,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谷里街道现有老年大学1所,社区老年学校11所,敬老院分校1所。参加老年学校学习人数达2612人,其中老年大学学员数486人(含敬老院分校),社区老年学校人数2126人,街道老年人入学率28.4%,参学率37%。街道老年大学邀请专业授课老师,开设了舞蹈、书画、声乐、柔力球、太极等多项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在社区(村),聘请本社区、本街道的乡贤、退休老教师、老专家担任老年学校的兼职教师,根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二是借助社区卫生服务力量,推进医养结合。街道要求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融合建设,深化健康知识宣传和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力度,并建立健康档案。各社区社会组织还积极组织市区级医疗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开展体检、问诊、健康教育等活动。
三是借助社会组织力量,丰富老年服务内容。自2016年起,街道创新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方式,开展公益创投活动,2019年街道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组织第三届公益创投招投标工作,引进29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这些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成为街道和社区养老工作的有益补充。
四是借助志愿者群体力量,深化养老服务工作。街道和社区深入挖掘社区能人,积极发展志愿者,成立志愿者队伍。现全街道有社区能人50多个、志愿者300多人、自我服务组织20多个,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为老人提供温馨多样服务的同时,深化社区治理。对活力老人,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集中开展文体活动,对失能老人,坚持定期上门关爱。
未来,谷里街道将结合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敬老院改造工程,不断拓展养老空间,利用好青山绿水的自然禀赋和美丽乡村的集体资产,发展嵌入式、旅居式养老服务,加强社会养老机构检查督促,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深化“康养谷里”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养老融合发展做出新的努力。
专家点评: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发挥乡村生态优势、盘活存量资源,构建农村多元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在破解农村“养老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注重多层次养老供给方式,抓好托底养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社会化养老,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注重提高养老供给效率,发挥市场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补贴政策发挥杠杆作用,购买第三方服务来加强对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监管与评估。三是注重提升为老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建设信息化养老平台,发放智能设备,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其他地区可加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