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回家”——还没走近地勘新苑小区,远远便看到四个醒目的烫金大字。这是西善桥街道古遗井社区为426户居民准备的“仪式感”。
○ 继续往里走。交错的空中缆线消失不见,斑驳的外墙被修葺一新;昔日的杂物堆清空了,废弃的小广场增设了休闲长椅;共享充电桩、共享晾衣架根根矗立,犄角旮旯间“变”出不少停车位……
○ 年过“花甲”的老小区重新焕发生机,老百姓越看越满意。
○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勘新苑小区曾是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七队及南京第一建筑材料厂的职工房。半个多世纪里“攒”下了一大堆问题。
○ 社区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定期开展楼道清理、飞线整治等行动,可收效甚微、矛盾频发;还有,4次邀请市场化物业公司进驻,但都因经费问题而“夭折”。
○ 困难和阻力重重,要不要改?怎么改?去年召开的一场居民议事会,打破了这一僵局。有居民代表直言,“杂物可以清,披棚也可以拆,但腾出来的空地能不能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 会后,社区便在刚释放出来的3处新空间盖起非机动车棚,解决了100多辆电动车的停放充电问题。“被‘拆’的居民服气了,大家伙儿对社区也有信心了。”古遗井社区党委副书记赵晓光说。
○ 很多事情便不再难办。此前,一对中年夫妻反映,家里有老有小,阁楼要住人,坚决不能拆。陪着社区上门做工作时,居民代表细心发现,该户墙皮破损掉漆、楼梯扶手晃动,建议社区“先解决问题再说”。
○ 效果令人意外,夫妻俩不但同意拆违,还成了热心志愿者,多次为社区事务出谋划策。
○ 继续遵循“自治借力治理”的逻辑,今年3月,在古遗井社区居委会委员刘艺牵头下,一支包括网格员、志愿者的“居民互帮互助小组”组建起来。“是否同意小区出新”“是否同意统一管理”“是否同意收取费用”……
○ 9个人花了两周时间,对426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最终,超过95%的居民为小区标准化改造投下“赞成票”。
○ 自己的小区自己管,大家的事情大家议——
○ 首场议事会后,小区顺利拆除了5处披棚、28处顶层阁楼,取而代之的是3处非机动车棚和60多个充电插口;
○ 打铁趁热。时隔9天的第二次会议后,入口处装上岗亭、道闸,小广场多了14张休闲椅,6处总长约130米的晾衣架挺立在家门口;
○ 第三场议事会的关注点从“硬件”转向“软件”。确定固定车位99个、临时车位12个,车位登记时间、规则流程得以明晰;
○ 在6月初的第四次会议上,小区公示了自5月1日新管理办法运行以来的情况,并邀请居民代表就出新改造、物业工作等进一步提出想法,进而实现闭环。
○ 对外链接资源资金,对内协调矛盾事项,堵点逐个疏通,改造循序渐进。一个典型案例是停车费的收缴。过去多年,外面的车“肆意进”、业主的车“随便停”,一晚上能挤200辆车,却没收到过一分钱。改造后,社区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收齐了100个固定车位的停车费。与此同时,议事会达成一致:将停车费用于两名保安人员聘用。“干得好就嘉奖,干不好就换人,全由居民说了算。”刘艺这两天组织居民为保安“打分”,“大家都说‘呱呱叫’。”
○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社区的公信力强了,居民的能动性高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也在增加。看见电动车钥匙没拔,路过的居民顺手便拔了,然后发在群里,“哪户邻居的?”家里空调突然坏了,群里喊一嗓子,立马有人回应,“我会修,我来了。”这样的场景,正在地勘新苑不断上演。
○ 居民诉求多元、服务供给不足,是包括地勘新苑在内的无物管老旧小区面临的现实矛盾。“翻新的是环境,赢得的是人心。”西善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说,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变量”,让“陌生人”变成“一家人”,让“被动改变”变成“主动求变”,让“吃瓜群众”变成“治理主体”,在自治和共治的探索实践中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大增量”。
○ 大门口“欢迎回家”的设计背后,也蕴藏着社区的朴素愿景——一是希望居民都能把小区当作自己的家,二是小区老年人多,希望年轻人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