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模式”,为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插上翅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5 21:50

走进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残疾人之家,一派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位于一楼的生产车间内,穿戴整齐的精神残疾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挑选着花生。这些花生经过催芽、挑选、摆放、生长等工序,最终会被一家连锁餐饮品牌收购,走上人们的餐桌;二楼是学员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里参加非洲鼓、茶艺、歌唱、体能锻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还会在精神科医生、护士的照顾下,进行健康管理和精神康复。

离开这里,沿着建宁路一直向西,在距离中山码头不远处的公共路上,有一个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凡”的小店。每逢路过的居民询问价格,店前小摊的“摊主”都会热情回应,他们介绍起产品来头头是道,还会抓起一把小虾米邀请大家品尝……

这里是鼓楼区下关街道希望残疾人之家对接的支持性就业基地。“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走向社会,自食其力!”希望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郑重介绍道。

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残联聚焦精神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选定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标准创新作为突破口和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鼓楼区残联专门成立起草编制小组,科研攻关,并经专家论证审评,起草编制的江苏省地方标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获得正式颁布实施,创新了制度性规范路径,填补了省级相关行业、领域、专业技术标准空白。

下关街道希望残疾人之家的小伍是伙伴互助志愿者的代表,在确诊后的13年里她曾住院8次。来到残疾人之家后,她的状态稳定了许多,如今的她利用自己的特长,负责教残疾人之家的其他学员烘焙手艺,烘焙工作室也因此冠上她的名字,大家都会亲切地称呼她为“小伍老师”。“和她以前的情况比,已经好了太多,我太高兴了!”小伍的母亲说。

吸纳稳定期精障人员作为伙伴互助志愿者,参与到对其他精神残疾人的社康服务工作中去,实现“自助、助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开启崭新生活……鼓楼区突破了精神残疾人康复长期以来主要停留于日间康复服务的单一层面,用创新举措,极大地满足了精障人员多样化需求。

只有13岁的小霖也在伙伴互助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他热爱并擅长电子设备,在“希望讲台”上开设了一堂颇有内容的反诈课。经过希望残疾人之家提供的全流程康复服务,现今的小霖已经能够自信地走上讲台,并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他人。尽管有些害羞,但小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明年八九月份的时候,也能够去上学。”

“我们希望精神残疾人都可以通过康复服务,回归社会,找到自我价值。尽管这条路可能很漫长,但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他们回归和融入社会提供助力。”鼓楼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鼓楼区已规范服务精神残疾人7301人次:其中日间、夜间、居家康复服务6110、924、230人次,有31名精神残疾人通过芽菜生产销售、海鲜包装配送后端服务等,实现了辅助性就业,有6名精神残疾人通过社康成为伙伴互助志愿者并回归社会,达到肇事肇祸率为零的良好意愿。

原标题:《“南京鼓楼模式”,为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