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清明节小长假,全市公墓、骨灰堂等场所继续关闭,暂停开展现场祭扫和骨灰安放。很多人也不能像往年那样返乡扫墓,取而代之的是网上“云祭扫”或者让陵园集体“代祭扫”。
据市殡葬管理处统计,截至4月5日,全市共组织集体代祭扫活动197场,代为祭扫39.7万穴,“宁思念”3.0平台累计访问达110.5万人次。
网上祭奠、家庭追思、书写寄语……这些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之风,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渐回归“清净”与“文明”。
组织197场集体“代祭扫”活动
擦拭墓碑、给每个墓穴敬献菊花、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3月17日,市殡葬管理处在普觉寺陵园举行今年清明首场集体代祭扫活动,向逝者致以哀思,向生者表达慰藉。
“殡葬部门通过集体代祭扫方式,为所有无法来到现场的市民提供精神慰藉,最大程度寄托清明时节对亲人的追思。我们全家当天看了视频,挺感动的。”市民王强说。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市各家陵园创新祭扫方式,推出集体代祭扫,同时上线网络祭扫,此举也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理解,在普觉寺陵园举行的首场集体代祭扫之后,隐龙山、西天寺、雨花功德园等陵园,也在清明节前陆续展开相关活动,“对故人的思念,我们替您转达”。
4月5日,清明节。当天,主题为“礼敬生命,止于至善”的代祭扫公益活动在南京殡仪馆举行。该馆工作人员用温暖简朴的仪式,通过敬献花圈、擦拭格位(墓穴)、悬挂祈福卡、行鞠躬礼等形式,向长眠在此的逝者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清明期间,市殡葬管理处还组织工作人员,为西天寺墓园内华东人民海军纪念碑下各位长眠于此的烈士举行代祭扫仪式,献花并擦拭墓碑。
据殡葬部门统计,今年清明,全市组织了197场集体代祭扫活动,其中仅市属陵园大规模的就有十余场,代为祭扫39.7万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集体代祭除了弥补市民因疫情影响而无法现场祭扫的遗憾,也在仪式活动中围绕新时期绿色文明、节俭治丧的殡葬改革要求,弘扬了以慎终追远、珍爱生命为内涵的清明传统文化。
“宁思念”“云上清明”交互平台相继上线
疫情阻断了祭扫的路,却无法阻断人们对亲人的思念,网络“云祭扫”成为了市民表达对先人思念的主要方式。
心若在,情就真。点上一支蜡烛,献上一束鲜花,写上一段寄语,制作一张思念卡片,留下一段倾诉……隔屏追思“云祭扫”,祭扫形式虽然变了,从线下的回归原乡、远足踏青,转为线上的弹幕追思、居家礼祭,改变的只是祭祀的方式,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今年清明期间,市殡葬部门推出“宁思念”3.0版,重新优化用户页面,更新增殡葬资讯、办事指南、业务查询等功能,体验感更强,市民在家就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网络祭扫。
据殡葬部门统计,“宁思念”3.0平台上线以来,累计访问达110.5万人次。
清明节期间,“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还联合南京市民政局等单位,在紫金山新闻客户端搭建“云上清明”交互平台,借助网络传播,进一步引导市民线上祭扫、“云上”踏青,减少人员流动,在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的同时,倡导新的社会习俗。
据悉, 该交互平台还在“宁听”小程序上搭建了“我把春天送给你”音频专题,用声音记录这个春天的温暖。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季中扬表示,祭扫重在表达哀思,千百年来,我们祭奠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传统习惯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形式变革而同时保留精神层面,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清明寄托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没有改变。
“云祭扫”倡导新的社会习俗
“云祭扫”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祭扫方式。同样是孝道的彰显。
近年来,网上祭祀逐渐兴起。像雨花功德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云祭扫”,市民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一部电脑,就可以随时上网调阅“云”系统里储存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纪念馆。目前,该园网上纪念馆已有千人,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多万次。清明节期间,该陵园在全市推出5G多点位可视网上“云祭扫”,为不能现场祭扫的市民提供便利。
清明祭拜重于心、不拘于形,倡导文明祭扫既是疫情防控需要,也是时代所趋。
“这个清明,希望我们改变传统祭扫方式,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争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弘扬时代新风,用绿色、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传递对故人的思念。”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