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进入"全免"时代 沂水推全民惠葬让群众逝有所“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22:21

微信图片_20180326093826.jpg

齐鲁网临沂3月26日讯 “按照以前,修墓至少得花3000多,买棺材也得1000多、运输火化、纸扎、骨灰盒都得花不少,加起来差不多得1万多,好得家庭花的更多。”25日,在沂水县许家湖镇前南村,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布太给记者算了一笔以前丧葬费用账。作为殡葬改革见证人,刘布太告诉记者,以前殡葬需要高额费用,而现在统统免费,为村民省了一大笔开支,村民的经济负担轻了。

3月25日,沂水举办了“媒体走基层•殡改看沂水”媒体采访活动,数十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齐聚沂水,再度聚焦沂水全民惠葬改革。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通过实施“殡葬全免费”政策,沂水蹚出了一条基层殡葬改革的有效路径。目前,沂水县已有7426户家庭享受到了殡葬全免费政策,农村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大为改观,佩戴黑纱代替了披麻戴孝,鞠躬代替了磕头,献花代替了烧纸...“厚养简葬”的新风尚正在沂水蔚然成风。

微信图片_20180326093838.jpg

殡葬改革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是小事,也是当前农村移风易俗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沂水县委书记薛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行殡葬全免费政策,既是以人为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沂水实施了以“殡葬全免费”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对具有沂水籍户口、在沂水去世的居民,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墓穴使用费全部免除,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改革先要改思想。沂水在殡葬改革的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土地帐、资源账、环保帐、安全帐、祭祀帐等六笔惠民账,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去沂水修一座坟少则七八千元,多则一两万元,买一口棺材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两三万元,群众丧葬负担沉重。通过实施“殡葬全免费”政策,用经济杠杆手段引导促进,解决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成的事。“在这不花钱,一分钱不用花。”25日,在沂水县东跋山公墓内,家住沂城街道后贺庄村的赵成友前来给老母亲上坟。他告诉记者,去年9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时,火化进公墓都没花钱,还省去了买棺材、纸扎、骨灰盒等殡葬相关费用。

微信图片_20180326093912.jpg

通过算大帐、算长远帐,有了对比,这让群众意识到这是一笔很合算的“民生账”。同时,沂水还发动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带头丧事俭办,村红白理事会引导进公墓安葬,规范丧事办理流程,改变殡葬陈规陋习,倡树文明节俭之风。如今,殡葬改革在沂水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风景秀丽的东跋山公墓、因地制宜的四十里堡镇金銮福泽园公墓...融合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公墓,成了沂水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记者了解到,沂水把公益性公墓建设作为推进殡葬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在规划选址方面,本着“节地生态、就近就便、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按照乡镇大小,每乡镇建设3至5处的布局,确保每一处公墓的选址既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又符合林业用地标准,整体设计遵循“集约化、生态化、园林化”和“实用、节俭”的要求。目前沂水全县共规划建设镇级公益性公墓109处,50亩的县级公益性公墓1处,基本满足群众丧葬需求。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工作长效,沂水县在殡葬服务机构和公益性公墓管理上进行了强化,在全国首家把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完善配套措施,将普通火化炉全部改造升级为高标准火化炉,骨灰盒全部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材质和标准。

经测算,沂水全县每年大约有8000人去世,实施全民惠葬政策后,每年县财政投入2000万元,可为群众节约2亿元。墓穴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比原来节约90%约400亩地,节约木材1万立方米。

闪电新闻记者 锦浩 宋晓龙 丁振年 临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