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个典型区域看成华基层社会治理的变革与方向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6 04:25

成华“院落+社团”实验主题统揽下,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成都向北,10公里长的出城大通道——“成华大道”犹如一条项链,正在串起一颗颗成都市成华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珍珠”。

从去年起,成华区全面启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在“院落+社团”实验主题的统揽下,拉开全域创新实践。

其中,“成华大道”沿线的双桥子街道、圣灯街道、龙潭街道和建设路街道等辖区,是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成熟社区”、“转型社区”、“涉农社区”三个不同“断面”和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代表辖区。“3+1”个基层街道结合自身实际,以“实验区”建设和区域治理“大联动”信息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需要的治理和服务模式。

一年多的创新实践,以“3+1”个典型区域为代表的成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全面开花,各美其美。

“纵向实现微治理、横向推进全域服务。”民政部“实验区”期中评估专家组成员、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院长辜堪生教授表示,“院落+社团”,重在“社团”,“社团”是治理和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成华将实验区与区域“大联动”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会拉动成华区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上一个“方阵”。

而聚焦这“3+1”个具有典型意义区域的创新实践,不仅可以直观、深刻感知成华区在 “实验区”推进中的努力作为与创新突破,更能从中窥见未来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些变革与方向。

“社区专业化+中心化服务”

传统老社区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如今,双桥子街道办新鸿社区的居民们办事更加方便了。

去年,双桥子街道立足“院落+社团”两个平台,以法治、自治、服务为抓手,加强居委会专业化建设,探索社区服务中心化改革、夯实“三社联动”机制,强力推进老社区治理和服务现代化。

如何改变传统老社区配套设施不足、辖区人口密度高、老年人多、服务能力差的难题?双桥子街道试点“社区专委会+服务中心(站)”,推进社区服务平台体系现代化。比如,新鸿社区就率先整合了原公共服务站、监控室、养老室、爱心超市等,强化社区集成服务。“重点不是服务站外观变样,而是给居民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到位的服务。”双桥子街道党工委书记袁万银介绍,针对辖区院落分布、人员结构、配套设施等实际情况,双桥子街道明确目标为探索构建“一圈区”和“老社区现代化”治理和服务良性互动新机制,开创纯居民聚集区社会治理和服务新局面。

在推进“实验区”建设中,双桥子街道以新鸿社区为“实验田”,立足以院落自治为基础,社区治理为重点,社团参与为补充,社工作用为支撑,构建院落微综合自治体系,促进“三社”良性互动:在社区成立了“专委会”,“专委会”统筹指导院落社团,在院落建立了“居民自治小组”;社区专委会、社团负责人为成员的“街道居民自治联合会”……

同时在社区成立了“社区居民自治协会”、“综合治理协会”等9个治理类社会组织,隶属社区专委会指导的自治社团,以社区院落、楼栋、兴趣、爱好为载体开展工作,由社工引导院落居民参与院落自治管理、自治服务、自治教育、自治监督,推动社团自治组织向院落治理迈进。在此基础上,立足“还权、赋能、归位”,深化社区居民自治,依法建章立制,细化自治章程,制订居民公约,实现社区从“管人”到“凝心”的转变,让居民自觉遵守自己的约定,以院落、楼栋为起点,将自治体系末梢神经伸入到每个楼栋的单元之中,做到楼栋有自治小组,单元有自治小组成员。“这样的变革真正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袁万银介绍,群众反映多时的新鸿社区门卫室麻将扰民,通过居民公约为杠杆,顺利得到解决。“通过居民自治管理,很多事情在居民之间就摆平了,甚至不用到社区。”

“社区专委会+主题院落”

促进城市转型社区现代化

“圣灯街道坚持‘大社区、大群团、大资源、大服务’理念,以‘法治+自治+服务’并举,促进城市转型社区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与城市转型社区(农转非)治理和服务相适应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圣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幼琴介绍。

圣灯街道辖区处于传统的城郊结合部和成熟社区的“断层带”,城市空间、居民结构、产业配套等方面日新月异,在全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广泛代表性。圣灯结合目前处于“大建设、大转型、大提升”期的实际,如何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的自治与服务新模式。

“以社区专委会引领,分类打造主题院落,以点带面推进。”以华林社区为主要实践阵地,先后组织居民成立了“公共环境委员会”、“共建与协调委员会”、“安全与民调委员会”、“公共事业发展委员会”、“社区福利委员会”、“民情民意委员会”等6个由党员、居民小组长带头、居民参与的“专委会”。

“专委会”成立后,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很快在社区事务中得以显现。”圣灯街道办事处主任万东介绍,华林社区A区居民希望对小区绿化加以改善,得知居民们这一想法后,院落党支部支委冯天蓉和“公共环境委员会”的居民组长张同珍发动居民,在周边荒地找树苗,向亲友要花草,筹集资金低价购进绿色植物,如今,该区域成了绿色的“小海洋”。“‘实验区’建设,实现了‘一元管理’变为‘多元自治’。”从这件小小的事上,罗幼琴深有感触:“让居民有‘主人翁’意识,自发、自觉、自愿参与到院落治理中去,自然就能形成‘纵向微治理、横向全域服务’的社会治理格局。”

“1+6复合共治”

力促涉农社区治理现代化

成华区全域推开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龙潭街道无疑是一道“难关”。

龙潭街道幅员37.62平方公里,占成华区总的三分之一。整个街道辖20个社区,其中18个涉农社区。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攻坚战中,龙潭街道都是一个重要“阵地”和“窗口”。

“越是转型升级,越是需要系统治理提升。”龙潭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世映介绍,龙潭街道立足多元参与和基层“协商民主”,成立区域化治理服务理事会,构建“1+6”社区协商复合共治模式,促进新北湖、龙潭总部城(“工业园社区”)、龙潭老场镇社会治理和服务有机统一,提升涉农发展区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具体为创新治理模式,实现“办法共同协商”;搭建互动平台,“需求共同提出”;创新服务项目,“事项共同落实”,三者相辅相成。

“比如,秀林苑集中区由来自5个社区、13个居民小组的1000多户搬迁农民集中居住形成。安置规模大、原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割裂、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改变和引导。怎么办?于是,诞生了‘1+6’模式。”龙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欧祖权介绍说,所谓“1”就是党总支,“6”分别是管委会、议事会、市民中心、业委会、物管公司和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这一模式,社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一站一家”:即建立“连心驿站”400平方米,开展“院落+社团”公益性、互助类服务项目;搭建老百姓故事会(客家龙门阵)载体400平方米,为居民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老百姓故事会载体。已有2820人次享受了义诊服务,有52个特殊家庭享受到企业和个人的定向帮扶,集中开展志愿活动125场,服务群众5200余人次。

发挥“企业公民”社会责任

促进商业区治理现代化

建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楠表示,建设路是典型的城市商业区代表,商业企业资源较多,因此坚持“大资源、大治理、大服务”理念,立足商会资源,推进多元参与、复合共治,推动社区治理从局部走向系统,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把商业企业资源引进社区,是建设路‘商业区’建设重点突破之一。”建设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建科介绍说,依托“建设路商圈商会”,设立“企业社会责任联合会”,引导企业“心向社区,关注社区”,营造守望相助、相互关爱的新型邻里关系。目前,建设路街道商会89家企业中已有23家企业、400多家社区个体商户加盟联合会,为社区提供服务。今年以来,联合会定期召集加盟企业、个体商户,商谈,制定社区服务计划,确定社区服务项目。成都市六医院为社区提供30多个护理、保洁就业岗位,解决下岗职工需求,成都339为老党员免费提供上塔观光游等服务。

微观察:

“六维空间”工程激发社会新活力

仅仅一年多时间,成华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取得显着成效。谈及此,几位基层街道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观点,“院落+社团”,重在“社团”,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服务工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去年以来,成华区全力实施“六维空间”工程,加快构建“院落+社团”治理和服务互动新机制。

一是立足“发展空间”保障,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成华区深化“政社”确权勘界改革,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机制,鼓励专业协会、民办非营利机构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二是立足“拓展空间”有序,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其中重点对2970名社区网格员进行能力拓展,实现“网格员向社工的转变”。三是立足“参与空间”多元,加强基层微自治体系建设。实现“党建联抓、社区服务联手、治安联防、环境联建、活动联动、教育联办”的治理和服务新格局。四是立足“服务空间”广阔,加强全域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区域治理“大联动”信息化平台,打造“网上政府”,促进社区治理、社区政务、社区服务三位一体。五是立足“生存空间”长效,加强“院落+社团”机制建设。其中重点创新“互联网+社区治理服务”机制,提升社会组织造血功能。六是立足“活动空间”规范,建立综合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