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李向阳”郭振清逝世葬礼普通: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2024-07-31 16:14
发布于:黑龙江省
2005年8月,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发布讣告,宣布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郭振清去世,享年78岁。或许郭振清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年轻观众来说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两枪”李向阳,肯定有人会说那是他的童年记忆,一个少年英雄。是的,郭振清就是扮演李向阳的演员。他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建国以来第一位浪漫传奇的“不朽英雄”。它为新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鼓舞人心的一页。
然而,这样一位中国电影界的里程碑式人物,在他的后半生却没有获得创造新经典的机会。疾病的折磨和后遗症的影响让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而他低调谦虚的性格也让他选择了低调的告别这个世界。但即便如此,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李向阳就像英超电影中的美国队长一样。他永远活在每一个在红旗下成长的孩子心中。其中有崔永元、冯巩、郭德纲等文化界名人。
艺术家植根于人民2007年6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天津市文联等多家单位齐聚天津永安公墓,举办专题电影艺术研讨会。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永安陵园是著名电影艺术家郭振清的安息之地,而这些行业大佬那天要讨论的就是郭振清的电影艺术。虽然当时郭振清已经去世快两年了,但他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却不能轻易被遗忘。本次专题研讨会不仅吸引了田华、于洋、凌远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还有著名相声大师侯耀文、侯耀华、石福宽、郭德纲、于谦、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阵仗,不仅是因为郭振清生前的好人缘,更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正如于洋所说,郭振清的表演是一场深入人心的表演,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形象。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那么,郭振清有着怎样丰富的人生经历,“李向阳”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还要从郭振清的出身说起。
1927年,郭振清出生于天津一个商人家庭。从小的生活比他的许多同代人要舒适得多。他的父亲不仅拥有几家商店,还送他去私立学校读书。但众所周知,郭振清成长的时代,恰好是近代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打完内战,开始对外战争,军阀割据,英雄崛起,日本侵略。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像无头苍蝇一样拖着每一个中国公民前行。所以,即便是郭家这样的小康之家,战后也没有留下一分财产。郭振清辍学,只得自谋生计。
1944年是日本军国主义最后的狂欢年。那一年,16岁的郭振清在天津一家有轨电车公司找到了一份售票员的工作。当时的售票员实行12小时工作制,不准随意下车休息。他们还得自带馒头、五谷杂粮煎饼充饥。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工作比现在的996工作还要可怕,对工人的压迫程度不亚于非法工作。不过,对于当时的郭振清来说,这份工作却有着巨大的魅力。
原因是他乘坐的有轨电车每天都要经过天津繁华的街道。为了吸引顾客,街上的商贩大多会播放最流行的民间艺术节目。郭振清从小就喜欢出去看戏,这些免费节目成了他辛苦工作中唯一的乐趣。久而久之,他找到了一群喜欢演奏音乐的朋友,组建了一支民谣乐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演奏、演奏、唱歌。天津人在民间音乐方面的才华在郭振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当指挥时,他每天都在学习武术、丹弦、数来宝等表演技巧。后来,他努力工作,进入了公司的业余京剧团,所有的杂务和群众演员都由他包揽。
依靠这些积累,新中国成立后,郭振清迎来了人生的巨大转折,成为有轨电车公司第一位工会会员。从此,他成为厂里的文艺骨干,为他成为专业演员创造了机会。1949年,单位推荐郭振清到华北工人干部学校学习。课程结束后,他考入天津市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由于非科班出身,郭振清在成为演员后延续了之前的“体验式”学习习惯,演什么角色就体验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他在话剧《搬运工人翻身记》中饰演码头工人胡二。为了能够像他一样演戏,郭振清跟着剧院去码头体验生活,了解了搬运工的日常生活。这部剧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随后被东北电影制片厂选中改编成电影:010 -30000。于洋所说的“表演植根于人民”,是指郭振清从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中塑造人物的方式。正是因为郭振清坚持这种体验生活的创作方式,才让他把“李向阳”扮演得如此生动、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电影《六号门》改编自剧作家星野的多幕剧《平原游击队》。战争年代,作为一名流亡学生,他是军剧社的成员,跟随部队到各地演出。后来,他加入华北联达大学艺术团,开始了在晋察冀边区的创作生涯。因为这段人生经历,《游击队长》几乎就是当时抗战战士的真实写照。另外,“李向阳”的人生原型是定县抗日英雄甄凤山。影片导演苏力深入日军包围,杀掉日军,连夜跋涉五十多里,将俘虏带回解放区。这些宿命般的遭遇,无形中提高了李向阳的选角水准。一个没有生活经验的演员是永远演不了这样的角色的。
于是,从1954年开始,郭振清、葛存壮等几位主要演员直接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清原县冉庄体验生活,了解抗战真实情况。那一年,郭振清已经28岁了。为了演绎“李向阳”高大威猛的形象,他每天都要学习游泳、射击、开车等技能。郭振清原本不会骑马,但为了拍摄电影,剧组为他从部队借了一匹军马,迫使他从骑马新手变成了骑手。
除了这些硬件条件之外,导演苏力对于李向阳的内心刻画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他必须在斗争中展现出多重人格。比如,在司令面前,他必须是害羞、天真的,在母亲面前,他必须是一个温柔、孝顺的儿子。他极其憎恨自己的敌人,又极其热爱自己的人民。将如此复杂的人性摆在任何一个演员面前,都将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终极挑战。然而,郭振清不但拿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还让“李向阳”“活”了。随着《游击队长》的热度,郭振清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改了。多年来,他被称为“双枪李向阳”。
银幕上的永恒《李向阳》的巨大成功,让郭振清走向了事业的巅峰。此后20多年来,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主演了多部与时俱进的影片,受到广泛好评。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要重拍《平原游击队》,郭振清想再次申请角色扮演李向阳。不过,这次导演吴招娣因为郭振清年龄太大而拒绝了郭振清,转而选择了李铁军,让郭振清成为了李铁军的幕后表演总监。
可惜的是,李铁军的表现比郭振清还是差了很多。最后几乎是郭振清在前面演,李铁军在后面模仿。然而时代的差距,依然让李铁军版的“李向阳”失去了味道。 76版本《平原游击队》未能引起太大的轰动。1981年,54岁的郭振清离开长春,带着妻女回到天津老家,过着养花养鸟的退休生活。业余时间,他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导演了两部以此为主题的儿童故事片《平原游击队》和《大虎》。
郭振清最后一次登上舞台是在1998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当时他和以前的同事张亮、葛存壮为全国观众表演了小品《荒娃》。尽管他们已经年近70岁了,但在演出的那一天、那一刻,这些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波回忆。然而,英雄总是有结局的。由于郭振清的妻子李晓红患脑溢血卧床不起,郭振清也倒下了。他患有严重高血压,并因未按医嘱服药而中风。出院后,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偏瘫影响了言语能力。
以前喜欢说相声、唱京剧的郭振清突然失去了独立行动的能力,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据儿子郭晓庆介绍,生病后,郭振庆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像以前那样了。2005年去世前,郭振清在参加老干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蛋白质严重流失。没想到,入院仅13天,他就因肺部感染去世。郭振清先生的葬礼于8月27日上午10时30分在天津城林庄殡仪馆举行。葬礼很普通。郭先生两手空空地来,也两手空空地走。郭振清的长孙郭孝手捧祖父遗像,与祖父告别。冯巩、郭德纲、侯耀文也从四面八方赶来。邻居们自发地发出来。侯耀文给郭老的后人发信息,表示孙子很好,继续训练。冯巩在最后一刻赶到了现场。
至于为什么冯巩、郭德纲等相声演员也对郭振清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是因为在天津的相声圈子里,郭振清堪比元老人物。当指挥时学到的技巧使他几乎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还与相声演员朱向辰合作了作品《正方与反方》。从资历上来说,郭振清比冯巩、郭德纲、于谦等人都要年长。或许正是出于对民间艺术的热爱,郭振清生前让孙子郭笑笑成为相声大师侯耀文的弟子。他带病坚持参加孙子的拜师仪式,还嘱咐郭晓晓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做一个好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