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石狮群众主导 多方合力 共治“办长丧”难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3 01:31

近年来,泉州市把深化移风易俗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行“一县一案、一村一约”,并结合实际出台《泉州市移风易俗节俭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地方立法,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治本之策,党委政府领头一呼,社风民风为之一振,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全市各地干部群众以创新创造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摸索了许多管用的办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可补己短。即日起,本微公号将展示泉州各地移风易俗工作典型案例,今日推出案例一《石狮群众主导 多方合力 共治“办长丧”难题》。

石狮市委召集村主干、老人会负责人共商共治“办长丧”难题

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市域三面临海,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全市华侨、渔民占比很大,过去由于交通、通讯不方便,按照旧俗,人去世后办丧时间有的长达半个月、甚至1个月左右,为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群众苦不堪言。石狮市委因势利导,发挥群众自治作用, 多部门共同发力,有效推动传统陋习彻底改变。

因势利导 形成共识

石狮市委顺应群众呼声,主动介入引导,召集相关部门、村主干、 老人会负责人、社会基层代表等群体,就办丧的天数、出殡的规模、线路等广泛听取意见,教育引导,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经石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2015年7月1日向社会公开发布《关于全市范围内推行文明办丧的通告》,提出推行“全市范围内遗体停放、办丧时间严格控制在5天以内”的新风尚。

群众自治 形成合力

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石狮市委引导各镇(街道)启动新一轮村(居)规民约修订工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各村对婚丧喜庆事宜等制定了更加具体、量化的规定,其中对出殡时间明确规定控制在5日以内,并以村(居)民代表大会的形式通过并予实施,且将村(居)规民约在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公示。同时石狮日报、电视台、文明网、组织入户宣传等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全方位、面对面的宣传。指导全市128个村(社区)100%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四会”组织。各村(社区)依托红白理事会成立一支由村“两委”、老人会代表、各房(柱)村民代表等德高望重乡贤组成的移风易俗宣导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宣传、劝导、督促。今年来,大仑社区居民群众简办丧事,治丧期间一律咸饭菜汤,严格落实5日内出殡,送葬队伍也控制在5阵内,节省500多万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眼睛向内” 精准监管

“文明办丧”推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个别村(社区)造假开具《居民死亡证明》、丧主给遗体打防腐针等变相延长出殡时间的问题,石狮市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监督,多管齐下,加强源头防范。如石狮市卫生健康局联合文明办、公安、民政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办理流程的通知》,建立不定期督查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辖区村(居)委会违规开具死亡证明,殡葬管理机构违规受理租棺、火化事宜等情况实行不定期督查。对查实超期办丧等问题,进行责任倒查,凡涉及公职人员“配合”造假、或不遵守相关规定的,一律移送纪检机关处理。

源头治理 堵住漏洞

召开“倡导文明敬香 创建安全生态和谐寺观”工作推进会

一是规范办理流程。各村(社区)对《居民死亡证明》办理的相关流程、要求作出调整。各村(社区)经办人员(或挂片村居“两委”成员)认真询问、核实并准确填写居民死亡时间等信息,经1名村(居)主干签名后,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同时,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死亡信息进行二次核实,坚决遏制少数家属延期申报死亡时间的违规情况。要求殡葬管理机构严格按照《死亡证》出具的时间办理冰棺出租、遗体火化等事宜。二是抓住关键人群。民宗局、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及相关民间信仰人士召开移风易俗专项教育培训会,200多名与会人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禁假借繁琐祭悼仪式谋取私利,再次明确出殡时限为“头尾五日”,对违规人员列入“黑名单”,通报所属协会及主管部门予以惩戒。

石狮市推行文明办丧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文明办丧推行以来,全市正常死亡9619例,办丧时间全部在5天以内,全都符合文明办丧规定要求,无一违规,节约资金2.3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