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掌起镇天园公墓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七八位妇女,她们一进墓区就四散寻找墓碑,再一一摆上水果糕饼、绢花等。
她们是掌起镇中心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每年的清明,为埋葬在此地的50余位五保户老人扫墓,已经坚持了27年。
27年来,敬老院两易其址,接收照料的老人增加到六七十人,工作人员已经更迭到了第三代,但这个传统一直没有中断。
■ 掌起敬老院院长童夏丽带着工作人员,到天园公墓为五保户老人扫墓去年,80岁的敬老院老院长董彩娣多年坚持为五保户老人扫墓的事迹传开后,获得了广泛的点赞和认可,她先后被评为“宁波好人”和“浙江好人”。
80岁的董彩娣与敬老院老友交谈养老还须送终
1992年,工作负责、办事细心的董彩娣从童家村(五姓点村前身)村主任调到新成立的掌起镇中心敬老院担任院长,承担起14位来自该镇无法定赡养人的五保户老人的生老病死。
自敬老院成立至今,董彩娣就一直住在敬老院里。“刚开始担子很重,条件很艰苦。”董彩娣说。生活用品不够,她和院里的老人一样,把家里能搬的都搬了过来;平时除了自己种菜砍柴,被褥不够买了棉花自己弹;住房不够,就领着9位务农出身的老人一起推着推车,到三五里外的工地拖回砖块、木板等建筑材料,自己动手盖房围墙。
董彩娣照顾院内老人旧照“都是务农干活的,六七十岁身体还挺好,干得动活的都在一块干,大家是在相依为命。”董彩娣动情地说,这是她的责任,光靠她和两个工作人员肯定不够,全靠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支撑了下来。
这些五保户老人中,最大的年过九旬,大多已六七十岁,死亡是回避不了的话题。那年年底,就有一位老人去世。28年过去了,董彩娣和护理员都还记得他叫“阿志”,掌起下房人。
早在1959年,董彩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于尊重老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她按照本地传统,和其他五保户老人一道为“阿志”办了丧事。细致地给老人擦洗身体、换好寿衣,搭起了灵棚;一起简单地吃顿饭,当晚又轮流守夜直至天明。
敬老院旧照一群老人共同生活、一起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互相称兄道弟。后面陆续有老人找到董彩娣,把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她。有新到的老人不了解情况,在闲聊时灰心丧气地说,“骨灰就留在殡仪馆,不用带回来了,反正清明也没人来看。”
每次,董彩娣都安慰老人,承诺会帮忙办好身后事,清明也会去扫墓。当时政府每月补贴给老人25元,敬老院每月退还给老人5元。不少老人默默地把钱存起来,最后都“转交”到董彩娣手中,花在了葬礼上。“有积蓄的就弄得好一点,没有也尽量办得周到体面些。”
直到2013年,按民政部门的要求,敬老院把院里的五保户老人都转移到了位于横河的康乐老人公寓。中间的20多年里,前后一共有50多位五保户老人在敬老院离世。都由董彩娣领着护理员和其他老人一块帮忙办了丧事,这些五保户老人大多葬在天园公墓。
扫墓成为传统
多年来,敬老院为五保户老人办的葬礼上,偶尔会有院外的人来吊唁,多数老人缺乏这样的“礼遇”。第一位老人去世后的来年清明,董彩娣开始领着敬老院工作人员到公墓扫墓。多年来,敬老院两易其址,但这一传统都是敬老院的“大事”,从未中断。
如今,小而优美的掌起镇中心敬老院坐落在东埠头村、长溪水库边,院落不大,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时过境迁,敬老院里的五保户老人在逐渐减少,社会寄养的老人逐渐增多。
董彩娣就住进了敬老院,这里自然也就成了她几个儿女的“娘家”。二女儿童夏丽性格内向,平时没少往“娘家”跑。敬老院资金紧张,缺少人手。1998年,36岁的童夏丽来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烧菜做饭。
董彩娣母女十年后,董彩娣退休,院长一职交到了女儿手上。去年6月,80岁的董彩娣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体恢复后依然不良于行,只能从三楼搬到了一楼,依靠助行器移动。今年,她第一次缺席扫墓。
女儿童夏丽像母亲一样热心于敬老院。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买菜,随后开始对每个房间巡查,和老人聊天,带老人出门办事看病,烧菜做饭等,直到晚上6点多回家前再去查一遍寝,365天全年无休。从2017年开始,童夏丽又把自己的大女儿王伟叫来敬老院帮忙,“自家女儿总归好使唤一点。”
打小就跟着母亲到敬老院看外婆,王伟早已习惯了和老人们像家人一样相处。听说王伟经常在敬老院服务,王伟的朋友并不是很看好,觉得照顾老人难免会脏乱琐碎。但王伟知道,这份养老事业承载了外婆和母亲的心血,她更应该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