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殡葬习俗改革 生态葬日渐受到百姓青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2 01:30

骨灰联合海葬活动现场 由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提供

  温州网讯 一封自愿捐赠遗体作医学研究之用的信,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志愿;

  一串公墓对土地占用率的数字,是一名年轻时就有了海葬意愿的60后,给生态算的一笔“账”;

  一个节省墓地钱而建起的公益之亭,是一位患过重病的老人想努力实现的心愿。

  自2012年温州举行联合海葬、草坪葬等生态葬以来,全市已有数百例“实践者”,而随着殡葬习俗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众对传统殡葬思想的改变,生态葬日渐受到民众青睐。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他们早已是生态回归的“思想者”与“传播者”。

  为医学——年轻为建设奋斗百年后想为社会做点事

  “也许我的眼角膜可以帮助盲人,如果我的器官不能救助别人,那就送去医学解剖,给医学院的学生们做研究用。”

  2008年初,81岁的杨存泓老人给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自愿捐献遗体为医学教学和科研所用的意愿。

  杨老祖籍宁波,是广东省水电二局的离休干部。因家人生活、工作在温州,1984年他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就来了温州。

  关于遗体捐赠,杨老的大儿子杨先生曾问过他原因,杨老这样回答:也许我的眼角膜可以帮助盲人,如果我的器官不能救助别人,那就送去医学解剖,给医学院的学生们做研究用。

  “我爸为国家建设干了大半辈子,老了干不动了,他希望死后还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事吧。”杨先生很敬佩父亲的想法,“他的思想真的很超前,就是现在也没几个人会选择这样做,何况是在七八年前。”

  杨家人尊重杨老的意愿,但是他们心中仍有着“小疙瘩”,“我爸把身体都捐了,什么也没给我们留下,清明别人都去扫墓,他却连个墓都没有。”杨先生称,有次家里人商量给杨老买个公墓,没有骨灰,就放他几件生前的物件也好。

  “不必!”杨老坚决否定了这个提议,“占了地,又费钱,这些繁琐的形式不需要。”

  今年,杨老88岁了,依旧不动摇地坚持捐赠遗体,并且希望有更多的人也能这样做,“我爸这些思想对我影响很大,也许以后我和家人也都会这样做。”杨先生说。

  为生态——

  拒绝“青山白化”

  给子孙留一片青山绿水

  “如果一对夫妻的墓地占去一平方米土地,按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13亿多人口计算,只要有10%的人选择了生态葬法,就能有大于6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可以免遭破坏,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张女士今年50岁,是市政协特邀信息员、民建会员。张女士说,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瑞安有了殡仪馆,提倡火化。“火化了,但墓地还是在大地上的,而每年又都有一定量的人死去,早晚会将土地吞噬掉,但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自那时起,她便意识到保留墓地的安葬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翻看了一本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世界博览》杂志,里面写了国外一些人选择将骨灰撒入大海的做法,“这种方式我觉得非常好。”那时20多岁的她便决定自己死后也要选择海葬,“回归大海,到处漂泊。”

  “如果一对夫妻的墓地占去一平方米土地,按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13亿多人口计算,只要有10%的人选择了生态葬法,就能有大于6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可以免遭破坏,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张女士这样说道。

  而近几年扫墓时遇见的情形让她更坚定了不留骨灰、选择海葬的决心。她说,每逢清明,“扫墓大军”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在墓地烧纸钱污染了环境。

  对于将来选择海葬,张女士和家人提起过多次,但家人还未完全接受,她称,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还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做法,但她相信以后他们的思想也会慢慢转变的。“我们一直讲尊老爱幼,在我看来,孝敬长辈不单靠清明祭坟,更在于生活中的点滴。而选择生态回归,不占用土地资源,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也正是长辈给晚辈的最好礼物。”

  为公益——

  捐出身后事的钱

  建亭供市民锻炼、乘凉

  “我喜欢旅游,死后就让大海带我到世界各地去。这买‘老屋’的钱啊,我想用到公益事业上去,人啊,要有慈善的心。”

  去年3月,鹿城区五马街道谢池社区在中山公园前举办了一场关于“海葬”的倡议活动,询问的人很多,也有近十人签下了意向书,而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一名现年63岁的老人周志华。

  2008年,周志华被诊断为胃癌,手术后,胃部的四分之三被切去了,这场大病让他的身体情况大不如前,他的哥哥便跟他说:“你该去给自己买个‘老屋’(温州土话,指墓地)了。”

  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后事,“我也去看了墓地,但那些公墓让我觉得冷冰冰的。”后来,他想到了海葬,“我喜欢旅游,死后就让大海带我到世界各地去。这买‘老屋’的钱啊,我想用到公益事业上去,人啊,要有慈善的心。”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女儿,得到了女儿的支持。在周志华的设想里,他希望能在市区江滨路一带建几个供市民休憩的亭子,“亭子建起来后,夏天能进来乘乘凉,再弄上几台健身器材,让大家来锻炼、娱乐。同时,我的子孙们想起我了,就到这亭子来看看、坐坐。”

  遗憾的是,他虽为此事奔波努力了很多,但至今这一心愿还未实现,“但值得开心的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我结交到了一批热衷慈善,并且和我一样有着生态回归理念的人。”

  -新闻链接

  数说

  ◎海葬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称,截至去年,我市举行联合海葬123例。2012年3月,我市首次举行联合海葬,人数为15例。之后两年分别为51例、57例,呈逐年增长之势。

  ◎树葬

  我市首次举行树葬仪式也是在2012年,截至去年共有200余例,其中2014年全市有树葬120余例。

  ◎器官捐赠

  温州市红十字会透露,我市首例器官捐赠是在2011年11月,一男子在瑞安成功捐赠肝、肾等器官。至今,我市共有器官成功捐赠23例。

  ◎遗体捐赠

  温州医科大学眼库工作人员陈小雁称,我市首例遗体捐赠是在2012年12月,捐赠者为瑞安人,这也是目前我市唯一一例遗体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