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达州:石桥火龙传千年
石桥火龙“烧龙”表演现场。
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介绍扎龙技艺。
烧火龙,是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传统民俗,至今已传承上千年。在当地人看来,没有烧火龙,春节就过得不完整。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当天下午,石桥古镇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五条火龙陆续开始走街串巷巡游。傍晚,上万名观众用当地人自制的“石钵花”和烟花,点燃后对着火龙燃放——古镇沸腾了!
往年,从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五,连续五天都有石桥火龙表演。从2011年开始,出于安全的考虑,改为从正月十三到十五,今年也不例外。
石桥火龙是怎么烧的?
“现代的石桥火龙民俗活动,经过多年发展,主要包括扎龙、请水、烧龙、清宅、罢龙等五部分。”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介绍,“烧龙”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潘广恒告诉记者,石桥火龙的龙身由篾片、麻布、纸等扎成,除宝灯外,龙头、龙身到龙尾由一条12尺长的麻布连接而成,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龙身再配上龙须,绘上鳞、角、爪等,独具特色的排灯、龙眼子,配上专用的锣鼓辞、纸花筒、石钵花,表演的时候气氛热烈。
烧火龙表演中,每条龙由8至10名壮汉组成,他们头戴龙帽,脚穿草鞋,赤膊上阵,1人持大红龙宝,其余人配合舞龙,让火龙伴随着锣鼓声沿街翻腾。成千上万的观众用硝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进行燃放,火花四溅,场面壮观。
“石桥烧火龙在表演时,既可1条龙单独表演,也可2条龙或多条龙同时表演。”潘广恒介绍,表演内容有“翻江倒海”“九龙奉圣”“兴云降雨”“跃龙门”“龙卷风”等,腾、翻、扑、飞、滚、游,一招一式,变幻莫测。进行至高潮时,各种各样的火花迎面扑来,点亮夜空。
石桥烧火龙作为传承巴渠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考究巴山遗韵的重要依据。2008年,石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7月,石桥烧火龙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石桥镇“民俗文化体验区”称号。
石桥火龙从何而来?
石桥古镇烧火龙前的准备情景、烧火龙的热闹场面、洋溢在大街小巷古镇人的笑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嘿——我们又打鼓来又敲锣,‘请水’来到挑水河,自从今天请水后,石桥人民得安乐!”烧火龙活动正式开始前,舞龙队会带着扎好的火龙,念着这样的祈福语,到河边“请水”,以求得全年风调雨顺。
石桥烧火龙的习俗,至少有1400余年历史,在《达县志》《石桥镇志》等文献资料上均有记载。记载称,达县石桥镇旧称柳杨县,公元619年,“烧火龙在柳杨城、三汇一带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烧火龙,每逢此时,方圆数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往观看。”
石桥火龙究竟起源于何时,当地居民大多说不上来,但都知道这是一项传承了上千年的民俗活动。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故事,也被众人熟知。
相传,古时石桥一带旱灾连年,有一年正月十五,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口吐祥云。顿时大雨滂沱,维持了数天,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度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
从那以后,石桥人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都会自发组织模仿火龙兴云降雨的情景,烧火龙祈福。烧火龙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开门迎接,大家给喜钱、贺新禧,放烟花、送祝福。石桥烧火龙的习俗,由此得以长期流传下来。
石桥火龙何去何从?
石桥镇是达州的门户重镇,始建于汉代,明末战毁,清顺治年间“湖广填川”移民重建。“烧火龙”只是石桥镇春节期间众多传统民俗之一。抬亭子、抬娃娃班、耍车车灯、耍狮舞等传统民俗,培育出大量民间艺人。“扎龙”,是石桥火龙制作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
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介绍,扎龙,先要请有经验的老匠师,用竹、篾、纸精心制作“神龙”,包含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神龙制作好以后,要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个“请龙”仪式。“请龙”仪式后,才会为龙点睛,代表神龙制作正式完成。
除了潘广恒外,石桥镇还培育了何成才、王大明、余中仁、张兴五、徐德全、刘贵康等民间艺人,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石桥镇虽还有火龙队伍十余支,但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学习火龙制作和表演,潘广恒为此痛心不已。
“石桥火龙这项传承了千年的民俗文化,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而且还要传承好!”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陈海平介绍,早在2020年,他们就和当地政府一起,组建了150余人的石桥火龙学习队伍,还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研究火龙制作、舞龙动作的技巧,形成固定标准,对大家进行培训。目前,他们正在研究石桥火龙专用的锣鼓辞、纸花筒、石钵花等文化产品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石桥火龙承载着‘老家达县’的文化记忆和浓浓乡愁。”石桥镇党委书记王兴勇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石桥镇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级首批特色小镇。古镇将继续传承好烧火龙这一民俗活动,并希望通过这一载体让更多人了解石桥、建设石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