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清明一样情 南京殡仪馆进行公益性代祭扫活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30 14:16

  清明节祭先人,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当下,南京、苏州、常州等地暂停线下祭扫,为了满足市民的祭扫心愿,从三月中下旬以来,各大墓园都进行了代祭扫、云祭扫活动。

  而除了传统墓穴之外,今天(4月5日),南京市殡仪馆再次对骨灰堂、壁葬等节地生态葬式的穴位进行了集体代祭,同时献花祈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惠风和畅、气清景明,上午,一场主题为“礼敬生命、止于至善、绿色代祭、云祭哀思”的公益性代祭扫活动,在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区域进行。

  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深色服装,神态庄重,用温暖简朴的仪式,通过敬献花圈、擦拭骨灰格位、悬挂祈福卡、行鞠躬礼等形式,向长眠于此的逝者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南京市殡仪馆副馆长田野告诉记者:“为满足广大市民祭扫先人的需求,南京殡仪馆组织了业务骨干、青年党员,在4月15日之前,利用双休和清明节期间,举行代客祭扫仪式。为整个纪念环的8000多具格位和800多个室内葬、壁葬区域的骨灰进行代祭扫服务。”

  和传统墓穴相比,南京殡仪馆的骨灰格位和壁葬穴位占地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属于新型节地生态葬式。近年来随着市民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受大家的青睐。包括在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普觉寺墓园等大型墓园内,节地生态葬式也已经随处可见。

  南京普觉寺墓园经理助理徐书军介绍:“我们普觉寺现在有花坛葬、树葬,还有草坪葬等节地方式的葬式,现在老百姓选择这种生态葬的也比较多,从思想上面的转变,为了环保、节约用地。”

  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统计,2019年南京市民选择生态葬的人数为4546人。到了2021年,短短三年,已经增加到了4.2万人。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南京市殡葬改革办公室工作人员龚晔说:“我们鼓励三代以上实施生态安葬,南京市溧水区东屏街道率先推出街道层面的生态葬奖补办法,同时将散坟生态葬纳入奖补的范围,已经有不少市民主动选择生态安葬的方式。”

  在镇江,栗子山公墓玫瑰园内花坛葬、树葬区,有种清幽而安静的感觉。一块块方正的墓碑上写着逝者的名字,“陪伴”它们的则是一棵棵银杏树,不远处是美观干净的花坛。

  亲属将逝者骨灰放置于特制的可降解的环保骨灰坛中,深埋于花坛、树坛之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自行降解,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让逝者归于自然。

  记者注意到,在栗子山玫瑰园内还有一种柱墓,与传统墓穴相比,它面积小,有多种色系。柱墓位内置11穴,仅占地0.125平方米。

  在泰州,市民只要登陆“泰州民政”微信公众号或者“泰州云纪念”平台,则可以实现网上祭扫。经过简单的操作后,市民王先生为去世的母亲创建了独立的网络纪念馆。随后,他庄严地在母亲的纪念馆内献花、留言,寄托哀思。

  此外,泰州各大墓园还推出了“一对一”的代祭扫服务,工作人员会来到墓区打扫墓碑,为逝者献上鲜花,传递亲人们对逝者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