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和浙江雨花素食研究推广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雨花行动公益基金(以下简称“雨花基金”)。雨花基金将在已有规模性公益行动和深度文化开掘提升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我国弘扬公益精神、净化社会生态的工作。现特摘要发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关于发起设立雨花基金的工作报告和雨花基金总体工作方案,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我们为什么要发起设立雨花行动公益基金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
雨花斋是一个由义工自发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完全公益和免费向老人提供素食的餐厅。最初由殷建(释大行)以义工身份,于2011年在浙江杭州首先发起和创办。通过大众自发的口口相传和影响,雨花斋免费素食餐厅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到近700家,义工数近800万人次。雨花斋餐厅每天向社会提供近10万份的免费爱心素食,每天在雨花斋用餐的老人超过6万人,其中空巢老人近1万人。在此进程中,一些雨花斋餐厅也为老人、义工及他们的子女免费举办国学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世界范围的雨花斋义工全部以雨花家人互称,他们之间不存在组织领导和财务关系,完全是通过精神纽带的链接投身于这一慈善公益事业。
雨花斋慈善工程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从表层上看,雨花斋通过为老人免费提供素食,弘扬了孝道文化、生态文化,推动了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但深入开掘雨花斋的底蕴,可以发现,雨花斋通过对老人的爱心奉献,平行传递到社会各个领域,激发了更多的普通民众加入雨花斋的行列。这是以充满爱心的实际行动撞击大众心灵,感化和激发了大众心灵中的真善美“初心”的展现,唤醒了人们被物欲等尘垢遮蔽的精神世界,实际是一种知行合一、从心灵深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力举措,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心灵沟通与理解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为此,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领导和指导下,决定发起雨花行动公益基金,为雨花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做出自己的努力。
同时,雨花斋慈善工程是一个由中华优秀文化引领的文化公益事业。一批有条件的雨花斋,也已经举办了雨花书院,对雨花斋的义工及其子女进行国学教育;对于前来就餐的老人和其他人士,也引领他们饭前饭后阅读和朗诵优秀文化资料,给予他们心灵滋养。可以预见,现有的近700家雨花斋,都会逐步发展成为既为老人提供免费素餐,又为义工和就餐老人及相关人士提供优秀文化教育的基地。因此,这是一项值得大力扶植、支持和推广的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慈善工作,其如果得到健康和顺利发展,将会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愿意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领导下,发挥组织保障的作用,履行应有的指导管理义务,在发起雨花基金后,为这一公益基金的良性运转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雨花斋慈善工程中的老年和中年义工
我们设想,雨花基金成立后,要对已有和即将建立的雨花斋起到支持、交流、规范、提升、推广的作用:
所谓“支持”,一是要为现有的和即将建立的雨花斋在思想理念上提供帮助;二是要为现有的和即将建立的雨花斋在组织保障上提供帮助;三是要为现有的和即将建立的雨花斋在人、财、物力上提供帮助,总体支持其顺利发展。
所谓“交流”,是在支持基础上的交流。在通过支持建立了互信和相应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要通过交流,一是帮助雨花斋义工接受优秀文化教育,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帮助雨花斋义工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前提和基础;三是不断推出雨花斋的先进典型,指出和预防已有和可能产生的问题,在交流中,唤发雨花斋义工的积极性,推动雨花行动的顺利发展。
所谓“规范”,是在交流基础上的规范。有了文化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就需要自觉地接受雨花斋健康运行的规范和标准。一是要帮助各地雨花斋树立质量第一、优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做出总体规范;二是要帮助各地雨花斋建立各个环节的规范和标准;三是要帮助各地雨花斋自觉以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自身做出定期检查,并接受雨花基金的考核。
所谓“提升”,是在规范基础上的提升。有了健康运行的规范和标准,就有了提升的基准。一是要帮助各地雨花斋在学习上提升,在相应的国学教育上渗入更多内容;二是要帮助各地雨花斋在服务上提升,学习和引进国内外更多的先进运行经验;三是要在个人修养上提升,帮助雨花斋义工拥有更良好的心态。
所谓“推广”,是在提升基础上的推广。有了提升,就会有复制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在现有雨花斋和即将建立的雨花斋中不断推广现实的理念和经验;二是要在提升的基础上,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在新的区域内复制雨花斋;三是逐步将全国的雨花斋,乃至海外的雨花斋,形成一个大的推广网络,不断对内对外辐射。
我们对建立雨花基金后的健康运行有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认为,希望工程曾经是我国教育公益事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布满全国的希望小学凝聚和辐射了爱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雨花行动也能够成为我国文化公益事业亮丽的风景线,布满全国的雨花斋也将在规模性开展有质量的公益行动的同时,推动广大民众不忘初心、唤发爱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写给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工作报告摘要,标题为发表时所加。)
雨花行动公益基金总体工作方案(摘要)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 浙江雨花素食研究推广中心
一、雨花行动公益基金的发起背景
1. 雨花基金在雨花斋慈善工程的基础上发起。雨花斋是由义工自发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完全免费向老人提供素食的餐厅,由于其的慈善感召力,使之在5年多的时间里从最初的一家免费素食餐厅——雨花斋,发展到今天,全世界每天中午同时有近700家雨花斋免费向普通民众(超过七成为老人)提供素食午餐。近700家雨花斋中包括我国香港4家、我国台湾地区6家以及德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各一家。雨花斋餐厅每天向社会提供的近10万份的免费爱心素食,有超过6万份是提供给老人的,其中空巢(包括失能半失能)老人近1万人。
2. 雨花基金在雨花斋义工志愿行动的基础上发起。世界近700家雨花斋,平均每天用餐人数9.6万人,日均餐费50多万元、年均餐费1.5亿元至2亿元。从2011年9月全国第一家雨花斋营业起至2016年底,累计志愿者服务约800万人次,平均每天在岗志愿者近1万人,服务了5800万人次的用餐者。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志愿者行动。
3. 雨花基金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文化公益理念融入的基础上发起。近年来,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多次对雨花斋慈善工程进行调研总结,认为雨花斋慈善工程完全是由义工们创建雨花斋的爱心行动平行影响所形成的,即在完全没有组织构建状况下的口口相传和行动互动中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影响,说明其是以朴实的实际爱心行动撞击,激发和唤醒众多民众心灵中的良知。这种知行合一、行高于知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值得从理论上总结推广,使这种文化公益行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发展。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的相关调研总结内容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4. 雨花基金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织保障融入的基础上发起。经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领导同志同意和批准,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指导下,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将参与雨花基金的发起,并为有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做好相关把关工作,为雨花基金的运行承担组织责任,使雨花基金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有序、规范的提升与发展。
二、雨花行动公益基金的行动理念
1. 雨花基金希望唤起和普及“雨花精神”。雨花,是指下雨中的水滴,雨花精神有着深刻丰厚的内涵。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将雨花称作“甘霖”,将“久旱遇甘霖”称为人生的喜事和社会的幸事。雨花精神因而是指扶危济困、普济众生的大爱精神;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于我们随时都在感受和接受他人和社会的“滴水”,我们也要随时回报他人和社会以“滴水”,最终形成社会公益行动的涌泉。雨花精神因而同时是指这种感恩精神;第三,中华文化倡导“水滴石穿”的品质。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实施公益和慈善行动,尤其需要持续性,需要耐力和定力,雨花精神因而同时是指“水滴石穿”格言倡导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第四,中华传统文化歌颂雨花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品格,由于公益和慈善行动尤其需要沉下心来的心态,雨花精神因而同时是指雨花象征的谦虚和低调、默默奉献的品质;第五,中华传统文化指出“天地气合而成雨”。雨花是通过自然演化,不断融入天地而形成的水滴,雨花精神因而同时是指个人为他人服务并融入社会的理念,指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并保护生态的理念。
2. 雨花基金希望为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做出贡献。根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8亿,有近一半老人属于空巢或类空巢家庭;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超过90%。2015年,我国部分或完全失能老年人达4063万,占老年人口的比重达18.3%,未来将更加严峻。庞大的老龄人口,尤其是庞大的空巢、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一对夫妇需养育4位乃至8位老人的状况,和社会与百姓个人养老支付能力尚显不足的现实,更使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来雨花斋用餐的老人的调查发现,在来雨花斋用餐以前,有很多老人尤其空巢老人已经失去了生活乐趣、生活信心,做饭吃饭成为负担。雨花基金将总结、提升、扩展雨花斋慈善工程的已有模式,积极探索我国解决老龄问题的途径。
3. 雨花基金希望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无可否认,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应当通过文化、心灵建设加以解决。雨花斋慈善工程发展至今,其功能已从最初单一的素食互助,逐步扩展到惠及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教育,已从单一的雨花斋餐厅,逐步扩展到由雨花书院、雨花子弟学堂等配套的综合工程。雨花基金将对此做出总结和提升,积极推进我国精神文明的新常态建设。
4. 雨花基金希望为改变我国的社会风气做出贡献。雨花斋慈善工程最著名并广为流传的一项生态文明行动是不仅提倡吃素,并且提倡“光盘”,光盘时,还必须用汤水涮一涮并将其喝掉,以减少洗碗时洗洁精的使用。据调查,中国消费者每年在餐桌上最少浪费约2亿人的口粮,而雨花斋5800万人次的光盘中,节约出了870万人的口粮(不包括免费提供的食物,仅仅“光盘”行动本身节约的食物)。这就是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改变社会风气的精神。雨花基金将对此做出总结、提升和扩展,以动员更广大的民众身体力行,参加到这种改变社会风气的行动中来。
三、雨花行动公益基金的工作内容
第一板块,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为老人提供免费素食的公益行动,为已有的近700家雨花斋和正在筹备的雨花斋提供支持、交流、规范、提升、推广的服务工作。雨花斋慈善工程已有的行为准则是“由内向外、由亲向疏、由近向远”。即所有的雨花斋发起人首先要对家人尽孝道,然后扩展开去;首先要对邻里尽孝道,然后扩展开去;首先内心要有做慈善的心愿或称发心,然后再对外做事,并争取外力的帮助,不能是在看到有钱资助的情况下,为争取资助而“行善”、而来做雨花斋。雨花基金将根据此项行为准则,做好已有雨花斋和正在筹备的雨花斋的巩固发展工作,并注重对我国贫困区域的雨花行动,做出特殊安排。
福建省永春县石鼓镇桃场村雨花斋餐厅里,82 岁的庄妈妈和5 岁的小女孩都是义工,她们一起将就餐者作为贵宾迎接。
第二板块,逐步推进雨花斋进社区养老的公益行动。雨花斋慈善工程的运行中有“两个七成”的启示:来雨花斋用餐的人士中,超过七成是老人;为雨花斋提供义务服务的义工中,超过七成是老人。这组数据一方面说明老人的确需要这种慈善公益服务;另一方面表明,老人,特别是低龄健康老人在人类社会分工中有着特殊的使命。雨花基金在筹备中,已经在策划和试点雨花斋走进社区的公益行动,以将这种“两个七成”的养老模式推广到社区中。首先,雨花斋将在社区免费举办雨花食堂和相应的蔬菜种植园,举办各种雨花公益教育活动。由这一核心公益行动与房地产开发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街道社区形成公益互助关系:推动房地产开发商、街道社区免费为上述公益行动提供场所;推动业主委员会组织业主,特别是家中低龄老人参加到雨花斋的公益行动中去;最终形成睦邻养老模式:社区内有行动能力的健康、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当然也包括社区内的年轻人及其他志愿者等)来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在一个社区内,有行动能力的健康、低龄老人的人数,数倍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人数,加之其他志愿者的配合,完全有能力照顾本社区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些健康、寂寞的低龄老人们(有很多是空巢老人),会因照顾其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而获得成就感、幸福感乃至帮助国家解决老龄化难题的使命感,既锻炼了身体又滋养了心灵,同时也获得了安全感——将来他们自己失去自理能力时,也会有其他的健康、低龄老人来如此尽心尽力地照顾、呵护自己。
第三板块,巩固和发展已有和正在筹备的雨花书院、雨花子弟学堂、雨花老年公寓等公益教育和养老事业。雨花书院,主要功能是对雨花义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今后要担负起为雨花基金输送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充满人间大爱的义工。雨花老年公寓、雨花子弟学堂,主要承担为雨花斋义工的老人和孩子提供公益的安养和传统文化教育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障并激励雨花斋义工安心为社会奉献爱心。在此基础上,要使已有的雨花书院进一步承担起对中华家文化和养老工程的各类课题研究项目,及时总结理论和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充实和检验理论,并转化为全体义工的自觉认知。
第四板块,筹备并建设海峡两岸“雨花斋亲情林”,筹备和发起海内外雨花斋共建“中华亲情林”行动。“中华亲情林”建设,是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并指导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主办的,旨在推进海内外华人心灵凝聚力的重大工程,雨花基金将积极参与。“中华亲情林”建设的核心是梳理和存放家谱,种植和认养长寿林木。从这种精神内涵出发,雨花基金将首先实施睦邻家谱和道义家谱的课题研究和实施,以避免单纯的宗亲家谱和乡亲家谱的局限性,把宗亲家谱放入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掘梳理,就是睦邻家谱;把非亲非故的互爱互利亲密关系开掘梳理出来,就是道义家谱。这有助于增强国人在大格局、大范围内的亲情凝聚力。海峡两岸“雨花斋亲情林”和海内外雨花斋共建“中华亲情林”行动将秉承睦邻家谱和道义家谱的理念开展实际行动,选址进行“雨花斋亲情林试点基地”建设。
雨花基金的四大板块工作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四个板块都是知行一体的,但前两个板块着重于“行”,后两个板块着重于“知”。知行之间将形成有机循环。前两个板块中,第一板块是基础,第二板块是在其基础上的拓展;后两个板块中,第三板块是基础,第四版块是在其基础上的拓展。基础和拓展将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乔外、李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