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酸菜鱼、土豆烧鸡块、生瓜炒肉丝……40余道热腾腾的菜肴等候挑选。烈日炎炎,栖霞区马群街道向上社区银发助餐点午餐时间到,老人们陆陆续续来吃饭。这里不仅是栖霞区栖彩食堂示范性助餐点,同时也是街道的中央厨房,是专为马群街道各社区的老年人提供营养餐食的公益服务机构,在马群街道民政办指导下,于今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
对于不便前来就餐的老人,中央厨房还提供配送服务。此刻,按照不同老人的助餐要求,工作人员正将一份份餐食逐一打包,由配送员送到各个站点,再由各站点转送到老人家中。
前天中午11时,64岁的周云琴准时出现在马群街道圆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蛇盘站点。她是该站点的送餐员,也是一名志愿者。穿好防晒衣,戴上防晒帽、防晒面罩和头盔,再带上站点发的消暑用品,周云琴全副武装,做好了出发准备。
“老人住得分散,要送3个小区。每家的餐食都不一样,可不能送错了。”清点后,周云琴把餐食拎到电瓶车上。“天气太热,有些老人胃口不好,点餐的比平时少一些。今天中午我要给18户老人送餐,以往每天平均至少送20多户。” 周云琴说。
记者骑电瓶车一路跟随,没一会儿就感觉背上晒得火辣辣的疼,汗顺着头盔往下滴。第一站位于蛇盘社区牡丹园小区,是近80岁的魏必华老人家。“老人双目失明,子女平时不在身边,天天点餐。好在这里有电梯,送餐还算方便。”周云琴拎起一袋饭菜快步向前。“魏师傅,午饭到啦!” 周云琴边敲门边喊。等了一会儿,老人打开了门,周云琴赶快将热乎的饭菜递到老人手里,并扶着老人坐到饭桌边。“这是您家孩子给您点的烧鸭全翅、肉末豆腐、炒小白菜,还有紫菜蛋汤,都是您爱吃的。“周云琴笑着说。“好,好,真好!谢谢你!“老人连声道谢。
向老人告别,记者和周云琴匆匆下楼赶向下一家。在小区里七拐八拐,走了两三百米,到了独居高龄老人徐奶奶家中。由于徐奶奶听力不好,敲了许久,老人才颤颤巍巍地来开门。“这么热的天,还辛苦你们跑一趟。”老人有点不好意思。“不辛苦,阿姨快吃吧,别凉了。”周云琴腼腆地笑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来回奔波,18份午餐全部顺利送到老人手中,他们大多是高龄、空巢、独居、残疾老人。烈日之下,记者早已大汗淋漓,周云琴也在不断喝水,她的防晒衣已经湿透,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往下流。
“这天热的!每次送餐至少喝一大瓶水,好在习惯了。”周云琴“咕咚咕咚”几大口水下肚。
退休后为什么主动当上了送餐员?周云琴坦言,想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让他们吃上热饭。
“送餐对我来说不是在服务,而是把老人当家人一样在相处,根本不觉得累。看到他们的笑容,我心里很满足,感觉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周云琴乐呵呵地说。
记者从栖霞区民政局获悉,该区积极推进银发助餐点建设,推动“中央厨房+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区域内9个街道已建成中心厨房10个,实现了中心厨房街道全覆盖。建成140个银发助餐点,其中社区助餐点113个、村居助餐点27个,实现银发助餐点社区全覆盖,2023年开展助餐服务超过141万人次。针对农村地域面积广、居住分散、不利于开展统一送餐服务的实际情况,该区还在龙潭街道开展“邻里小餐桌”助老服务,方便农村老年人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