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骨龠千里牵线 南京音乐家找到了8000年前乐器的声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09:15

距今9000多年的古老的史前乐器贾湖骨龠(yuè),很多人不但没有见过,连名字都不会念,更别提吹响了。

南京民族乐团演奏家于东波是为数不多能够演奏这种乐器的人。在此前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只在距今约7800-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中发现了这一乐器。不过,近期,于东波受邀参与考察研究了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7400—8200年前的骨龠。经过于东波与他的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正国反复尝试,发现兴隆洼文化骨龠的形制特点、音阶关系与贾湖骨龠都存在较大差异。

11月9日,结束兴隆洼文化骨龠测音工作后,于东波风尘仆仆赶回南京,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新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史,将来又要增补上一笔了!”

一部骨龠演奏MV,引来辽宁一家博物馆

故事还得从今年1月说起。当时南京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于东波原创的骨龠作品MV《诸神的踪迹》,在微信朋友圈流传。

而此时,从事红山文化收藏研究多年的辽宁省朝阳市民营企业家、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馆长王冬力正在为自己博物馆一件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镇馆之宝”寻找“知音人”。

“经过朋友圈裂变式传播,这篇微信文章很快就出现了王冬力的朋友圈。”于东波说。于是两人便通过微信朋友结缘了。

据王冬力介绍,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镇兴隆洼村而得名,那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兴隆洼遗址也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距今约7400年—8200年,其后是距今6400—7200年的赵宝沟文化,再后才是距今5000年—6500年红山文化,三者在年代和文化特征上有承袭关系。

3D打印复原,常规方法无法演奏

要想验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收藏的乐器是否还能够吹响,必须要找来实物吹奏验证。“如今各大博物馆珍藏收藏的骨龠,制作材料大多是由飞鸟猛禽的翅骨制作而成,年代久远,易碎。”权衡再三,于东波把目光投向了现代的科学手段。“我上周去之前,用3D打印机复原了一只带过去,只复原了形状,孔洞是看到了实物后,再钻的。”

于东波通过3D打印技术还原兴隆洼骨龠。

当亲眼看见德辅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时,直觉告诉于东波,眼前这件远古的乐器,有故事。

虽然都是骨龠,但兴隆洼骨龠的形制有别于贾湖骨龠。贾湖骨龠多为均孔,而兴隆洼骨龠并不是均孔,好像有意而为之,长度为28.5厘米,五孔,这五个孔还不在一条直线上,制作材料为鹰的翅骨。

起初,于东波使用贾湖骨龠的演奏方式,用细头吹奏,但很难演奏出一曲完整的曲子,“音阶不够全,音域也不够宽”。

鬼使神差般,他调换了一下吹孔,居然吹出音阶来了。

“贾湖骨龠是用细的一头吹奏,而兴隆洼的这件乐器居然是用粗头吹奏。”于东波说,用这种吹法,音阶更加清晰明显,而且主音阶是五声角调式音阶,如需演奏七声音阶也可以用演奏技术手段解决,音域也更宽,可以达到近两个半八度。

于东波演奏复原版兴隆洼骨龠。

在反复吹奏中,于东波发现乐器五个指孔不在一条直线上,也隐藏着古人的智慧。“这样的指孔更符合演奏者的姿势,演奏时手感更舒服。”

定名“兴隆洼文化骨龠”,为音乐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东波说:“记得老师刘正国先生和我说过,任何结论结果需要经过反复推敲,不能草率。”

难掩激动心情,考察期间,于东波第一时间将这一重大发现向老师刘正国汇报。

刘正国。

刘正国克服身体不适,很快从上海赶到朝阳与于东波汇合。师徒二人在博物馆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测音研究工作,并正式将德辅博物馆这件“镇馆之宝”定名为“兴隆洼文化骨龠”。

兴隆洼骨龠的测音结果。

刘正国研究贾湖出土的骨龠多年,是贾湖遗址出土的第二批、第三批骨龠斜吹法实物测音人。他从理论上考定了“贾湖骨笛”应为“贾湖骨龠”的第一人,使失落久远的古龠文化得以重新彰显于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被评价为“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

于东波告诉记者,这一发现将为音乐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兴隆洼文化骨龠、贾湖骨龠都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乐器,同一历史时期南北都发现了骨龠,但是各有差异;基础音阶各有特点。”

兴隆洼文化骨龠。

为了寻找骨龠与北方史前文化之间更多的共鸣,于东波还携带德辅博物馆馆藏的兴隆洼文化骨龠复制品考察了朝阳喀左鸽子洞遗址、朝阳喀左东山嘴遗址、朝阳牛河梁遗址。

“当踏足北方史前先民们曾经生活祭祀的圣土,用刚复制的兴隆洼骨龠即兴演奏,并吹奏原创骨龠曲《诸神的踪迹》之时,仿佛聆听到几千年前的祖先们的呐喊,触摸到远古时代祭礼之音有力的脉搏,磅礴震撼之感直击人心。”于东波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