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谷新村,南京“Citywalk”的热门地点,也是南京特别文艺的打卡地。
从朱氏梅花糕的巷口进去,围绕着陶谷新村—汉口路—平仓巷—南秀村—金银街走一圈,短短几公里,区区一万步,却步步成景,处处卧虎藏龙。
这里有号称“江湖百晓生”的网格员、深藏不露的“大宗师”、藏书万卷的“妙手书生”、会观天看象的“扫地僧”、仗义行侠的店掌柜……
他们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是创造“陶谷传奇”的“侠客”。
江湖百晓生—网格员
百晓生有《兵器谱》,熟知天下事。
鼓楼区青岛路社区的网格员姜俊,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记录着陶谷新村这条街巷的大事小情。
从街巷新开了什么店,到社区200多户人家,她都在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
陶谷新村靠近南京大学,很多大学师生、留学生和文艺青年都喜欢来这里。咖啡店、杂货店、异国餐厅、二手书店和独立唱片店等,布满了整个街道。
姜俊每日忙完日常工作,便走街串巷记录着陶谷新村的变化。
1.朱氏梅花糕排队人多的时候,要注意路口拥堵。
2.中国珠算大师华印椿先生故居,新开了一家花园咖啡馆,海南文昌鸡饭做得一绝。
3.阿Sir咖啡和Pause咖啡馆常常坐满了人,门口的休息长凳要多擦擦。
有时候,在青岛路社区门口大树下遇到游客,姜俊还会耐心地教一下怎么摆拍最好看。
她说,来逛陶谷新村,别只走马观花,坐一坐,聊聊天,听老人讲讲故事。在市井烟火和文艺气息相融的街巷中,感受一下南京地道的本地生活。
同姜俊一样,每天都穿梭在街道之间的,还有南秀村网格员徐文艳。
南秀村社区的老人比较多,普遍喜静。徐文艳负责社区297户人家,每个月要走访25户独居老人,每周拨打2次电话,确保老人们顺利接听。
78岁的赵爷爷(化名)退休之后住在南秀村,儿女都在外地。有一次去了孩子家忘记带手机,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徐文艳正提着粽子在等他。
从那以后,赵爷爷每次出门都习惯先联系徐文艳,逢人就说:“还是住在南京好,老有所依,有人管。”
除了照顾像赵爷爷这样独居在南秀村的老人们,徐文艳还帮忙解决邻里纠纷,帮助生病、有困难的群众解决问题、申报低保补贴和救助等。
街坊们遇到事情都喜欢找她,她也从不推辞,大家称她为南秀村的小棉袄,暖着大伙的心。
大宗师—陶画二老
徐秋奎今年84岁,从1950年开始,一直住在青岛路,从未离开。
时光荏苒,青岛路这一片的楼房越来越多,街巷老房渐渐变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现代建筑。
徐老经常和老伙计们坐在街边的长椅上,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感叹着青春的美好。
徐老55岁开始学陶艺,退休之后四处学艺、交流,琢磨技艺,技术越来越好。
后来,青岛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徐老开办了陶艺班。每到周六,教室里都挤得满满当当,他站在一群孩子的中间,把自己毕生所学的陶艺,传授给前来学艺的人。
又不给钱,为什么还要坚持上课?徐老说,陶艺是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本地居民的生活;陶艺也是中国传统手艺,他想把这项技能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会老祖宗的技艺。
传承需要更年轻的力量。徐老在教学的时候,也在留心观察自己的学员,希望能从中选出接班人,将来可以接手社区的兴趣班。
67岁的退休工人王露维,在陪女儿来上陶艺课的时候,被徐老发掘成为了社区书画班的授课老师。
王老师和徐老一样,也是自学成才,喜欢用画来记录青岛路生活的点点滴滴,手绘连环画来描述老旧小区翻新改造、退休老人学艺、邻里互助的故事……
他的连环画《我们的幸福社区》还曾登上学习强国。
在王老师的笔下,我们不仅能看到南京的昨天和今天,也看到青岛路居民生活真实的一面。
妙手书生—阚炜
有人在记录时光,便有人在留住时光。2001年,阚炜在青岛路上开了家旧书店,后来搬到陶谷新村附近的汉口路,从此再未离开。
阚炜每天穿梭在书海之中,收集和整理岁月的故事。
一楼堆积如山的书海中,藏着线装古书、旧版地图和三十年前的书信,纵然书信中的人早已故去,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被留在“学人书店”,从未被遗忘。
二楼是游客来拍照打卡最多的点,也是“藏经阁”秘密最多的地方。
楼梯口隐藏着百年前浦口火车站候车室的时钟,指针静止,仿佛时光也在此停止。
法式玻璃橱窗里,藏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南京首版城市地图,1939年朱自清盖章的清华大学年刊......
二十年前,阚炜刚到青岛路开书店,经常会有些老教授来这里寻书,在和阚炜交谈之际,教他如何甄别书籍和鉴别古籍。著名版本目录学专家、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沈燮元先生也经常来这里看书,和阚炜成了忘年交。
二十年后,很多南大学子找不到资料,鉴别不了古籍,便会来陶谷新村请教阚炜。
久而久之,大家便将这里比喻为“藏经阁”,亲切地称呼阚炜“妙手书生”。
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新,也是阚炜的书友,他在主导陶谷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会来店里坐坐,听听当地居民和商户们的看法。
陶谷新村改造之后,阚炜说书店门口的交通好了,街巷变漂亮了,来打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实体书店终于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完成了转型。
仗义行侠—夏强
南京人热情、仗义,来陶谷新村这一片久了,总会带点“侠气”。
和阚伟一样,来到这里开店数十年的店铺有很多。比如朱氏梅花糕,开了二十多年,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依然只卖6块钱;开了30年的金麦笼包子店、留下多少人青春过往的人全到、阿sir咖啡和四川宜宾燃面,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高校学子的记忆标签。
肆号小馆在这里开店十年,暖心公益餐坚持做了5年。免费提供餐食的告示,挂在店里最醒目的地方,掌柜夏强从遇到第一个困难大学生开始,至今已向近百人提供爱心餐。
青成咖啡店的老板娘每天埋头画画,咖啡是随机卖;老宇宙小卖部的老板,一个星期才来一趟,进店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他们觉得,与其说来这里开店,更像是来生活,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生意也还不错。
南秀扫地僧—马文静
从平仓巷走到南秀村和金银街,许多游客喜欢来这里拍照。
如果你留心,会看见一个人,每天骑着电瓶车来来回回溜达。她就是被南秀村社区称为“扫地僧”的马文静。
马文静带领的环卫工作小组,每天一大早开始清理街道,打扫干净之后,她还要不间断巡逻,保持街道的整洁。
别看马文静每天在南秀村到处溜达,这些年她练就了“三大技能”。
第一招,“火眼金睛”,老远就能看到地上的物品,每年都有捡到手机或者包包交给社区和派出所。
第二招,“燕巡南秀”,每天不间断地巡逻,查找犄角旮旯,保持地面清洁。
第三招,“夜观天象”,有雨要防汛,无雨要防暑。
在这些“扫地僧”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维护下,南秀村也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受欢迎。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陶谷新村—南秀村这一片,仗义行侠的不止他们,一条街巷的传奇蜕变,更离不开一代人的努力。
近年来,鼓楼区对陶谷新村—南秀村—金银街一片进行老旧设施改造,空中“蜘蛛网”没了,电线地下藏了,增加了绿化、锻炼设施、场景装置、彩绘墙、停车位等,在保留原有历史韵味的基础上,还给老小区披上了新装。
住得舒服,玩得开心,很有味道,这才是人人喜爱的“南京宝藏Citywalk”。
原标题:《陶谷七侠,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