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产品供应商给殡仪馆发红包 殡仪馆职工向死者家属收白包
“摔倒”的劳模揭出殡葬暴利潜规则
倪国祥原来是江苏省海门市殡仪馆的馆长。
不仅如此,他还曾是全国殡葬系统的劳模。本来是前程似锦,后来却“摔倒”了。为啥,拿了不该拿的钱。
几天前,他因犯受贿罪被判刑。这原本没什么新奇的,但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倪国祥的“摔倒”恰恰揭出了殡葬暴利背后的潜规则。
对倪国祥的评价,不完全是负面的。
海门市殡仪馆的一位老职工告诉记者,倪国祥是一个非常能吃苦、善于动脑筋、用心做大事的人。他当年顶着家人反对、朋友歧视的压力从别人避之不及的的搬尸工和司炉工干起,直到殡仪馆馆长的岗位。他凭着重视技术研究和善于经营的理念,使当地殡葬事业发生了令人慨叹的进步。2000年,海门殡仪馆一举成为苏北地区首家国家二级殡仪馆,还兴建起了160多亩、规模和标准在江苏均属一流的青龙陵园。其本人也成为全国殡葬系统的劳模。
然而,倪国祥自从担任殡仪馆长之后,生产、销售尸体火化炉的上海某燃烧炉有限公司就跟他搭上了“关系”。为了获得设备订单,这家公司从销售经理到董事长,均先后多次送钱给他,以“感激”他的购买和设备技术改进建议。
据倪国祥说,殡仪馆的骨灰盒最为暴利,目前,生产骨灰盒的企业众多,采购商却通常仅有殡仪馆一家,因此“馆长”也成为不少骨灰盒供应商竞相巴结的对象。倪国祥就先后收取了福建、浙江及江苏省内苏州、盐城、淮安等地10多家骨灰盒供应商数十次的红包,这些红包小到一千元,大到一两万元。
殡仪馆在某种“经营”理念的驱使下,不断建造高标准的各种设施、场地和陵园,这些高投入的大部分成本都转嫁给了消费者。据倪国祥自己说,几十元购进的骨灰盒,到了殡仪馆就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除去以上这些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在殡葬服务方面还有潜规则。
有些殡仪馆向死者家属收取“白包”的现象十分普遍。采访时,一位老职工告诉记者,收取“白包”,一般都能得逞,这主要是工作人员利用了死者家属在亲人故去期间,心理和感情上的脆弱,而懒得计较、随大流的特点。
在对倪国祥案采访中,一位知情者还向记者爆出惊人内幕:对那些出不起单炉火化高价的人,就要几个死者凑在一起火化,家属只能随意获取死者不完整的骨灰。
知情者说,一般情况下,死者要得到一个体面的葬礼待遇,必须花费几千甚至数万元。
而殡葬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也是导致乱定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死者火化前后,各个环节上的收费,基本没有监管。”虽然价格虚高备受老百姓抱怨,但怎么核定一个“民生标准”?物价部门难以有效发挥监管作用,使得殡葬服务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愿宰一个愿挨”的无序状态。
有关人士说,虽然对殡葬业问题曝光不少,但殡葬业属于高度垄断行业的现状并没有改变。然而,殡葬业改革的方向,却不容置疑地走向了“市场”,一旦以赢利为目的,又缺乏竞争和有效的监管约束,暴利自然产生。
调查札记
“近年来,殡葬行业成为民生焦点,全国诸多地方的殡葬服务单位相继发生贪贿案件,且多为‘窝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热点’。”海门市检察院反贪局朱虹霞告诉记者。
“遏制殡葬行业内的腐败现象,除了要打破行业垄断外,还要加强立法。”朱虹霞认为,仅有一部由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难以适应目前殡葬业改革的现状,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从源头上打破殡葬行业的垄断,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