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太平间变身“宰人间”,谁之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2 20:03

原标题:太平间变身“宰人间”,谁之过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新闻由头:太平间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经之地,而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却发生异化,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不买贵的,就是不孝”,种种乱象背后,凸显政府的监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务缺位。

  殡葬暴利根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访谈嘉宾: 杨根来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学殡葬专业方向教授,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殡仪服务员专家组组长

  新京报:每到清明前夕,一些殡葬行业的乱象就会被集中报道,今年媒体集中关注医院太平间,甚至出现了一些“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的怪事?

  杨根来:按道理说,这个钱是不应该收的,当事人完全可以到监管部门投诉。据我了解,这种情况比较特别,属于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所反映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还是殡葬服务的混乱,以及行业收费的暴利。

  新京报:现在殡葬暴利让不少人感叹“死不起”,原因在哪?

  杨根来:应该说,殡葬行业是带有公益色彩的社会服务行业,收费原则应该是保本微利,不以营利为目的。殡葬业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

  我一直认为,殡葬服务领域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民政部门及下属机构集管理、执法、经营于一身,是造成殡葬业垄断经营、形成殡葬行业暴利的关键所在。虽然民政部门作为殡葬行业的主管部门,但不少地方还存在监管“缺位”问题。

  同时,也由于殡葬服务属于“情感消费”,消费者一般难以多方咨询或讨价还价,给一些殡葬机构提供了借机敛财的空间。

  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发现,包括工商、物价等多个部门在内都在管理医院太平间,结果却如同“九龙治水”。该怎么解决?

  杨根来:从法制层面看,目前等级最高的殡葬管理法规《殡葬管理条例》,是1997年出台的。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法律位阶比较低,还属于行政法规,一个是部分规定滞后于社会发展,不少规定也过于具体。

  从管理层面看,就是表面看来多个部门都在管理,结果却可能是谁都没有管理,或没有管理到位。这几年业界都在呼吁建立行业规范,明确管理主体,实现从“多头管理”到“单头管理”的转变,由一个责任主体真正将其管理起来。

  同时,对于殡葬中介人员,应该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加强前置审批和就业准入资质,从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业自律入手,从常态监控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两个环节加大管理力度。

  医院太平间不具正规殡葬收费资质

  访谈嘉宾:戚学森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

  新京报:医院太平间收费比较混乱,具体定价由谁来决定?

  戚学森:医院太平间并不是具有殡葬资质的殡葬机构,而仅仅是医院方面为死者家属提供遗体暂时保管的一般服务部门。其收费并非属于殡葬收费,而是服务收费。

  新京报:目前是否有关于太平间定价的相关规定?

  戚学森:据了解,目前国内并没有出台全国性的太平间费用标准。因此,各地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再监管不到位的话,就十分容易出现高收费、乱收费的情况。出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与规定缺失、监管缺失有很大关系。

  新京报:乱象屡禁不绝,该如何解决?

  戚学森:应当加强殡仪馆与医院之间的衔接。如果能够实现死者在医院病故后直接无缝对接至殡仪馆,葬礼相关事宜统一在殡仪馆举行,殡葬服务费用由民政和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明码标价进行公示,死者家属能够清楚明白知晓费用,太平间乱收费的现象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新京报:取消“太平间”?

  戚学森:太平间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工商部门及物价部门应该共同加强对太平间的监管。对强迫消费、加价收费等行为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追究相关医院责任,使得医院进一步加强辖下的太平间管理,从而使各个太平间不敢、不愿乱收费。

  此外,在后续殡葬服务上,民政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提醒公众在需要殡葬服务时应当选择正规殡葬服务机构,而不是听信太平间人员的推荐。实际上,太平间收费多少,家属最有发言权。对太平间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涉及家属要有维权意识,进行投诉举报。 新京报记者 高明勇 陈白 实习生 孟亚旭

  ■ 记者手记

  太平间暴利背后的“层层转包”

  医院太平间并不“太平”,不少死者家属抱怨“死不起”。“不买贵的,就是不孝”,而讲价又是对死者不敬,医院太平间借死者家属这种想法,趁机敛财。

  太平间高消费的背后,是寿衣、花圈等殡葬商品翻倍销售的暴利,更有太平间不惜以数千元的“中介费”,吸引急救人员送来遗体等种种乱象。

  其实,殡葬行业暴利的背后是殡葬管理体制的混乱,以及管理单位形成垄断。

  “死不起”。是一位死者家属在采访时最后说的一句话。

  这名死者家属说,他父亲去世后,遗体被急救车拉到一家医院太平间,因为家人悲伤,场面混乱,他只想尽快把老人火化,所以太平间工作人员给他项目单时,他根本没仔细看,就选择殡葬用品。

  他说,丧事办完后,他回家才细看消费单,发现一场丧事下来,花费一万多元,这还不算火葬和入土费用。

  在太平间花费一万元,起初我感到很震惊。当知情人提供了一家医院太平间的收据后,我才发现这个价目只算中等消费水准。

  当我问一名死者家属为何不详细咨询时,他沉默良久。后来他说,面对亲人刚去世,他们心里本就难过,这就跟去医院治病一样,不能去讲价,不然是对死者不敬。而一些医院太平间正好抓住死者家属此种想法,趁机大发暴利财。

  在对死者家属采访后,我曾心里暗骂医院太平间挺缺德,想到死者遗体就在太平间躺着,而太平间工作人员就在死者面前,赚取昧心钱,这让死者如何瞑目,让家属如何不抱怨“死不起”。

  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殡仪公司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原来,医院先将太平间承包给殡仪馆,然后殡仪馆又将太平间委托给殡仪服务公司管理。

  起初,报料人跟我说,他们三者有很深的利益关系,即殡仪馆给殡仪服务公司下达一定任务指标,比如死者遗体要送往殡仪馆火化。每月,殡仪服务公司还必须要向医院交纳一定费用。

  采访时,报料人给我提供过5张某医院太平间的《尸体去向登记表》显示,84具遗体中送往殡仪馆火化的有70具。

  然而,殡仪馆和医院作为管理方,对太平间暴利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医院说只负责卫生和消防等问题,殡仪馆虽然承认控制医院太平间殡葬品价格,但认为已经严格监管。监管之下,医院太平间还会出现乱收费现象呢?

  其实,殡仪馆和医院正在丧失社会公共服务的属性,医院太平间才有机会借机敛财,这是出现太平间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京报记者 刘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