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道军) 了解殡仪业务流程,看节地生态葬区……3月28日下午,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组织开展殡葬开放日活动,聚焦“探访人生终点 共筑生态归途”主题,围绕减项、降费、优服务的目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场环节,让公众感受到这份特殊行业的温度与责任。
“父母和妹妹先后落葬于普觉寺墓园,但他们离开前的细节并不清楚,这次想过来看看殡仪馆的工作流程,总觉得这里很神秘。”家住玄武区的赵先生告诉记者。
随着参观的进行,市民疑惑逐渐消除。在遗体告别厅,一簇簇鲜花摆放有序;20多间守灵房,布置得温馨别致……在南京殡仪馆,讲解人员向市民和媒体代表详细介绍了我市殡仪馆各项业务的服务内容、办理程序、惠民政策与注意事项,特别是介绍在“减项、降费、优服务”方面,通过讲解定价依据与惠民政策的做法,展示服务项目数量与收费的前后对比,让市民更加清晰地感受我市殡葬惠民便民工作,突出殡葬行业的公益属性。
“多年来,随着殡葬文明的宣传,相信更多的市民会以科学、尊重的态度去看待殡葬业和殡葬从业者。”南京殡仪馆负责人坦言。
除了深入了解殡仪馆业务流程,此次殡葬开放日的另一个重点是带领市民看节地生态葬区,了解生态葬。
在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纪念堂,市民一进入房间就清楚地看到柜体面板上的松鹤图画,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生活幸福、人生圆满。
让市民们印象深刻的是,为了方便选择位置较高格位的家属,每个通道都配备了梯子。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给家属发放了一张“追思卡”,这是一张电子芯片卡,家属可凭卡打开格位外门,透过内门玻璃可以看到亲人的骨灰盒,这个人性化设计使家属更好地寄托哀思,慰藉心理。
“我们为满足非涉农区居民基本丧葬需求,在充分利用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原有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将其改造建设成为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并命名为‘宁思园’,这里总计规划格位3万个。”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自2024年1月1日开放至今,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共计接待办理骨灰免费安放业务近8000户。
当天,在西天寺和雨花功德园两家墓园的节地生态葬区,工作人员向市民详细讲解了江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式在生态环保、节约土地方面的优势。
“自提倡节地生态葬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南京的节地生态葬数量逐年增加。”南京市殡葬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地葬、生态葬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