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 “一条龙”兴盛背后:服务外包与劳力外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6 05:52

每经记者 邓莉苹 发自重庆大足

快到饭点,请客的主家并未如以往那样炊烟袅袅,忙着做菜,而是大家都在翘首等待。临近中午,开来一辆车,从车上搬下来各种大的蒸笼,打开蒸笼,里面是各种各样的菜式,有的还冒热气,就这样将菜摆上了桌,正式开席。这是记者回乡参加一位亲戚寿宴所看到的场景。

不知何时,一种被称为“一条龙”的餐饮服务悄然在老家乡间兴起,由饭店包揽了所有的买菜做菜,做好的饭菜送到指定的位置,连桌椅碗筷都由一并送到,主人家基本不用再负责其它工作。

“这样非常方便,没得那么麻烦。”一位使用过一条龙服务的人说。

“一条龙”的火爆

正月初七的下午,连续忙碌了几天的三婆婆终于有空稍作休息,坐下来聊一会天。“明天也有宴席要做,但是比前几天要少。”被记者叫做三婆婆的人是镇上一家饭店的老板娘,年纪并不大,他们店里面也在做餐饮“一条龙”服务。

所谓一条龙服务,就是指只要客户告诉饭店所需要的宴席标准以及菜式的品种,饭店可以根据要求去买菜做菜,然后在客户要求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点去,桌椅碗筷也由饭店提供,用完餐后饭店再去将所有东西收回。当然,主人家也可以把菜买好送去让饭店帮忙做,或者直接让人到家里区做,每桌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这种专门为了农村的客户准备的宴席形式在乡间颇受欢迎,现在老家稍微大一些的宴席,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而这样的宴席也由各种不同指标的标准,一般的价位在360-400元之间,也可以根据要求进行一些其它的调整,菜品也很丰富,农村宴席中常见的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菜式。“现在农村很多地方都可以送到,连三/五桌我们也会送。”

据三婆婆介绍,从进入腊月到春节,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春节期间,更是每天都忙不过来。“昨天(初六)日子好,后来有好多订单都不敢接,直接推了,根本做不过来。”三婆婆说到。她的这家店,一天最多也就能做几十桌的宴席,超出太多,显然很考验她的接待能力。“一般3-4个人可以做20多桌,宴席多的时候全靠请人。我们请人帮忙都是100元一天。”她说到。

目前,在这个人口并不多的小镇上(据重庆大足区2012年年鉴,该镇人口2011年末为2.17万),已经有8-9家类似的饭店可以提供这个服务,但是即使如此,在最忙碌的时点仍然会供不应求,很多单子都接不过来。

在三婆婆看来,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预定他们的服务,说明了老百姓的生活是真的好了,而且他们这样的服务,显然是给了普通百姓很大的方便。

这也得到了了使用一条龙服务的人的赞同,“自己啥子都要搞,好麻烦嘛,这个主要是方便。”

事实上,如今的乡村,除了餐饮一条龙以外,类似的全套服务还有很多,像什么丧葬一条龙,还有类似的水稻收割的服务,都可以通过这样外包给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选择采用这样的方式,除了大家觉得更加方便便捷以外,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如今在乡村,真正的劳动力人口已经越来越少。

小时候的记忆,如果哪家有人活动,提前一两天,熟识的人或者亲戚就会到他家里去帮忙,同时也会将自己家里多余的桌椅搬到那家人去,左邻右舍也会去帮忙做饭。农事繁忙的季节也是如此,往往是先帮这家,然后再一起帮另外一家做。

但是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这种风俗已经慢慢在改变。在记者所在的小村子,外出务工仍然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留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收割的季节更多的人选择请外面的人来帮忙完成。

当然,要享受这些服务,乡村公路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

像三婆婆这样的饭店,为了送餐方便,基本上每家都会有自己的一辆车,“我们20多里路的都送过。”三婆婆表示。

最近几年,乡村公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根据前述年鉴,2011年底该镇农村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保持100%。以记者所在的村子为例,此前的乡村公路虽然已经修好,但是路是最原始的泥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基本不能通车,但是近几年,这条路得以重修,目前已经完全可以通车。

而这种便捷的交通,除了能让餐饮一条龙深入到各个乡间以外,也将越来越多乡间的人带向了城镇。

表姨一家在在春节期间为婆家的老人做七十大寿的时候也选择了请饭店“一条龙”服务。在外打工多年的她,虽然仍然是农村人口,回乡的走亲访友也在农村,但是她已经自己在小镇上买了房子。

晚餐过后,她带上远来的宾客乘车回自己在镇上的房子里面居住,原本走路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开车也就10多分钟的事情。在她的房子中,她也在感叹她在几年前买房的正确,这套此前花费不到20万的房子如今已经价值近30万,“这几年打工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虽然只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但是镇上近几年的房价的涨势并未落后于大城市,这个原本仅有一横一竖两条街道的小镇如今已经发展出了好几条街道,房子也顺着街道不断的向前方延伸。

虽然住在了镇上,但是表姨并没有像其它城镇居民那样开一个自己的小店,一家人的选择仍然是外出打工,放假或者过年的时候回家。

在她所在的乡镇,由于企业并不多,所以很多原本的城镇居民的选择是开一个自己的小店,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迁往镇上,镇上的各种店面也在不断增加,供应已经很大。所以一些原本的农村居民虽然已经在镇上买房,但是仍然在农村种地或者外出打工。

小舅舅一家作为土地被征用的农民,早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多年,但是他们在当地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活计,不得不外出。虽然目前已经在外地经商多年,小表弟出生也在外地,他们也已经在外地购房买车,但是没有高等学历和当地社保的他们仍然没有当地户口,在小表弟即将面临升学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该回到家乡。但是回到家乡自己能够做什么?又成了大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另外一方面,随着观念的不断改变,已经有很多人不再想到镇上居住,而是更愿意回乡建房。“反正现在去镇上也很方便,住在乡下自己种点菜也很方便。”一位选择在自己家里翻修老房子的亲戚表示。

当然,这些都不是三婆婆需要考虑的问题,较早成为城镇居民的她,她的店在当地已经被很多人知晓,早已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一家人都在家乡,做好他们的饭店生意。虽然在感叹目前店面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她仍然表示,生意都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