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江西石城移风易俗根除送礼文化,请客不收礼成社会风气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6 18:09

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赖氏宗祠祠务委员会副主任赖世钦。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我们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风气很早就有了,已成为石城人的行为习惯。”江西省石城县纪委常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温衍明对澎湃新闻()称。

近年来,社会上请客送礼之风较为盛行,结婚宴、祝寿宴、乔迁宴、满月宴和升学宴,令人难以招架、苦不堪言。江西“天价彩礼”新闻也屡见不鲜,并在社交媒体推动下成为富有争议的议题。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的石城县却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气——无论什么宴请都不送礼不收礼,被称为“石城现象”。

上世纪90年代起,石城县党委政府大力倡导“请客不收礼”,此举获当地民众积极响应,送礼文化也悄然生变,从“请客收礼”、“请客退礼”到“不送不收”,节俭之风因此风行全县。

“若实在推不掉,通常也是餐前先收礼,吃完餐后退给你。”温衍明说,每当向外界介绍说石城县形成“请客不收礼”风气时,他经常会碰到尴尬的场面——“很惊讶,但没人相信。”

直至2015年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到石城深入采访,当地“请客不收礼”的新风尚才为外界所知。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弘扬文明新风。

据《江西日报》报道,2021年3月8日,江西省民政厅、省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婚丧领域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的通知》,计划将全省12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进行示范点建设,有效遏制高价彩礼、低俗婚闹和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

彻底杜绝高价彩礼和攀比之风并非易事,江西石城县是如何做到的呢?

石城县屏山镇长溪党支部书记赖小滨说,请客不送礼,在长溪村由来已久。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自下而上”新风尚

石城县“请客不送礼”是如何从萌发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呢?

“既是自下而上,淳朴民风的自然体现,也是各级政府借此因势利导,发挥乡贤作用,形成社会共识。”石城县民政局副局长赖华总结称,他是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人,而“只请客不收礼”风气正是发源于长溪村。

这是一个位于石城县屏山镇南部的传统客家村落,历来尊师重教,走出无数优秀人才,在古雅而大气的赖氏宗祠墙上挂着200多位名人与先贤的牌位,他们遍布政界、军界到学术界。

“这个墙上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挂牌的,有一定讲究。”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赖氏宗祠祠务委员会副主任赖世钦说,自古以来,长溪村人耕读传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只请客不送礼”就是在如此文化氛围中产生。

“以前,无论是婚丧嫁娶、贺岁祝寿、乔迁新居,还是孩子升学,父老乡亲都会送上请柬,摆上宴席。”赖世钦称,礼尚往来原本是传统美德,但伴随巧立名目的酒席多了起来,就变成一种无力摆脱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上世纪90年代末,长溪村一批乡贤行动起来,力争改变这一不良之风。

赖德水曾是屏山中学教师,在长溪村德高望重。1998年,他借举办70大寿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举动。

“他在请柬里特别注明来‘喝酒时请不要送礼’,这在当时不可思议。”长溪村党支部书记赖小滨回忆称,许多人对他此举充满疑虑和不解,因此参加寿宴时还是习惯性地送了红包。

对于父老乡亲送来的红包,赖德水并未当场拒绝,他先行收下,待到寿宴结束再一一退还。

针对他的“反常”行为,当地村民褒贬不一,有人给予充分肯定,也有人说他是为“炫富”,或者“破坏了规矩”。

关键时刻,德高望重的老县长、祠委会名誉会长赖才云也挺身而出,他对封建礼仪深恶痛绝。

2006年,赖才云举办70大寿,他不仅拒绝收礼,还提出节俭办寿宴,并于2007年将节省的10万元捐献成立助学奖学金,儿女们也纷纷响应。

“他们全家总共捐了70万元,这笔奖学、助学金帮助了不少贫困生和优等生。”赖小滨说,根据生前遗愿,老县长逝世后,其儿子就委托祠委会为老县长主持丧葬一切事宜,简化一切程序,不举行祭奠礼仪,只举行追悼仪式。

乡贤以身作则,不仅让请客送礼的风气得以改变,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参与公益。

赖世钦介绍称,如今,长溪村的奖学助学金总共120万元,祠堂管理基金80万元,这笔钱已经进行理财,收益全部用于资助学生和祠堂修缮。

如今,长溪村风气全变了,人们乐于回乡免礼办席,而且免礼范围不断扩大。

“以前先收礼,吃完饭后退还,现在形成风气,干脆就不送了。”赖小滨说。

“请客不收礼”风气形成后,有段时间奢侈浪费和攀比之风又再度兴起,经过长期的劝导和倡议,当前长溪村办任何酒席都奉行一切从简,成为当地的乡规民约,捐资助学成为新风尚。

“由于不收礼,请客的频率少了,过去连小孩过周满月都要大摆酒席,现在可简单多了,年纪没上六十、七十不庆寿,不摆酒宴,即使红白喜事办酒席,其规模也小得多了,过去那些点头之交可请可不请的人一律不请了。”赖世钦说。

屏山镇亨田村村民事务(红白)理事会会长黄小红,我们相当于要和传统习俗所形成的利益竞争。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能不办就不办,能简办就简办

时光荏苒,长溪村的新风尚吹到了镇里和县城。

“我记得2002年至2006年左右,屏山镇里已经流行红白事项不收礼了。”石城县屏山镇人民政府一位退休干部回忆道,他记得有位干部曾给父亲做寿请客还被“告”到纪委,后经查明确并未收礼,方才服众。

2011年后,石城县城完全实现红白事项不收礼的风气,从此“请客不送礼”正式风行全县。

“通过乡贤的自主发起,形成乡规民约,党委政府宣传引导,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和榜样引领,最终民众的积极参与形成共识,这就是石城的逻辑和经验。”赖华分析称。

上世纪90年代起,石城县委、县政府已在大力倡导“请客不收礼”,获得了积极响应,也历经了请客收礼、部分不收礼、餐前先收礼,餐后再退礼,发展至2010年时,请客不收礼风气已在石城县党政系统形成高度共识。

“纪检部门规范领导干部借操办酒席,本质是杜绝借机敛财,以收礼之名搞贪污受贿之实的现象。”温衍明称,不少到石城投资的企业家身心轻松,绝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和官员打交道的方式“很简单”。

为了彻底杜绝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石城县委、县政府长期建立多项制度,在重要节点都下发文件,进行规范引导,同时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的干部。

根据《江西日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末期, 一位乡党委书记廖某办理婚事中,超标办酒席,经纪委调查,按规定处以600元的罚款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这说明当时石城县委、县政府已在“请客不送礼”的基础之上,要求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严格控制办宴的规模和档次。

当地政府还从制度层面强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规范制约。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石城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倡导文明新风制止大操大办的实施方案》《关于提倡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党员干部移风易俗的若干意见》等多项规范性制度。

“我们的领导和党员干部办宴席,必须提前向纪委申报,并注明请什么人、什么标准、多少桌。”温衍明说,按照相关要求,历任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移风易俗,家中请客办宴,一概不惊动上下级,不邀请利害关系人,公开承诺宴席小办、简办、杜绝铺张浪费,坚决拒收礼金,严格遵守各级廉洁制度规定和执行厉行节约各倡议。

不仅如此,每位领导干部举办酒宴,事先都要在《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上签字并郑重承诺。

根据《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的暂行规定》显示,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实行“两报告一承诺”,即事前、事后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书面报告桌数、烟酒、用车等情况。

“不上高档菜肴和烟酒,报告情况存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温衍明称,这一切规定只有一个目的——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2020年,中央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这让石城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函》,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大了将制止浪费行为列入日常监督的范畴。

“如今大家办酒席很理性了,能不办就不办,能简办就简办。”温衍明说。

屏山镇亨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黄伟华,很多所谓老陋习背后也是道德捆绑下的经济利益。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以政风带民风

以政风带民风,为石城县的总体风气奠定了基础。

“石城县婚嫁彩礼基本都在五六万以内,女方所收彩礼都会在办理婚礼时,或以嫁妆现金的形式返还给新婚夫妻,赠与的嫁妆也是视家庭能力,或多或少都要超出所收彩礼,即便是家庭条件很差没能力赠与的人家嫁女儿,也会将所收彩礼全部返还,从不索要高价彩礼。”赖华说,在婚嫁彩礼方面,石城人嫁女儿最常见的是“倒贴钱”现象。

尽管当地已经没有“天价彩礼”的生存土壤,但与外省市的人通婚时,却偶尔会遭遇尴尬。

“我们村有个小伙子,准备跟石城交界的福建宁化县一个女孩结婚,对方父母按当地风俗提出39万元的彩礼钱,这让小伙子有些为难。”屏山镇亨田村村民事务(红白)理事会会长黄小红对澎湃新闻介绍称,听此消息,理事会和立刻女方家属取得联系,并派出两名深谙礼数行情的代表和女方家属接洽,经过沟通和交流,女方家属给予充分体谅和理解,决定不收任何彩礼。

“道理也很简单,若男方为彩礼而去借债,女孩嫁过去后,生活也不会幸福。”黄小红说,绝大多数父母亲都希望孩子能幸福一生,只是传统习俗给他们戴上枷锁,不收彩礼,仿佛女儿就被贱卖一样,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村民事务(红白)理事会作为应对婚丧礼俗而建立的基层组织,在石城移风易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石城县成立县、乡和村三级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并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县156个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制订理事会章程、红白喜事操作流程和村规民约,以此规范村民的生活行为习惯。

“我们相当于要和传统习俗所形成的利益竞争。”黄小红说,唯有新风尚才能取代老习俗。

有鉴于此,2016年,亨田村村委会成立“喜事新办”和“丧事简办”两支服务队,服务队引导村民节俭设宴办喜事,文明庄重办丧事,破除高价彩礼,反对红白事大操大办。

“过去老人去世,家里非得忙上十几天,或者二十来天。请地理先生揀日子,出殡前五六天,请礼生,纸拆,道士,又请洋号,又雇土吹,一百余只花圈,浩浩荡荡,为死者跪了又拜,拜了又跪,折腾来,折腾去,既费钱又受苦。”赖世钦回忆称。

“丧事简办的核心是减少项目和流程,以往办一次丧事要四五天,流程复杂冗长,开销也很大,现在只要一两天。”黄小红说,2016年以前,亨田村办一场普通的丧事需要花费五六万元,丧事简办服务队成立后,目前大约只需要两万元。

黄伟华是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工作。亨田村委会 供图

婚丧嫁娶如何才算是简办呢?石城县民政部门帮助红白理事会建立了统一“标准”:比如婚嫁不搞豪华车队,婚礼车队不超过3辆,婚宴不超过20桌,每桌按10人计不超过800 元(包括菜、烟、酒),亲戚朋友统一不收礼,反对天价彩礼,倡导彩礼不超过3万元。

“我们也提倡厚养薄葬的观念,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老人去世后丧事从简,严格控制丧事规模,丧事办理不超过3天,禁止使用吹手、唱戏或者严禁扯孝布等旧习俗。”黄小红称。

“很多所谓老陋习背后也是道德捆绑下的经济利益。”屏山镇亨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党建宣传员黄伟华称,他是江西省委组织部下派到基层锻炼的选调生,站在年轻人视角,他起初对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感到“不可思议”,但他很快找到根本原因。

“如以此丧葬为例,部分是传统文化习俗,但吹拉弹唱、敲锣打鼓的所谓流程和规矩背后也是一个利益群体,水涨船高,层层盘剥,由于婚丧嫁娶是大事,稍微照顾不周,他们就在背后说风凉话,村民只能敢怒不敢言,任人摆布,长此以往,无形中被他们绑架了。”黄伟华说。

尽管村民对此也早已敢怒不敢言,但如何让他们走出“第一步”却并不容易。

黄伟华记得,有位老人去世了,他们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起初对方家人有所顾虑,但不太接受,但同时又对陈规陋习又敢怒不敢言,存在一定的矛盾思想。

“为减轻对方家人的心理负担,我们允诺由理事会承担全部的舆论压力,经过我们反复说服,最终他们家人同意了,这成为了我们第一个案例。”黄伟华说,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群体,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直接有效的是摆事实算经济账。

如果只有思想工作还远远不足,关键还是要提供替代性服务。

亨田村村民事务(红白)理事会成立后,专程在理事会成员里挑选在行的人成立服务队,帮忙操办,承诺不收钱,相当于做公益事业,如此一来,村民能用最低成本办事。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虽然还有少部分人说风凉话,但只要风气一旦形成,他们就无法改变现状了。”黄小红说。

在此过程中,也有部分家境富裕的村民不配合,宁愿自己花高价办事。

前不久,有位村民的家人离世,不但请了吹拉弹唱,敲锣打鼓的人,还请了道士、“风水先生”和“地理先生”,包括酒席一起,总共花了11万元。

“如果通过我们服务队,成本将会大大节省。”黄小红感叹道。